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2版:新供销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30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阆中市供销社 筑牢供销基石 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

四川阆中市供销社

筑牢供销基石 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

近年来,四川阆中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总社、四川省供销社和南充市供销社关于加强基层社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大力推进基层社建设,不断巩固为农服务前沿阵地,增强阆中市供销社综合实力,取得了新成绩,展现了新气象。

布局网点

健全基层供销网络

为全面深化供销社改革,阆中市供销社协同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闲置资产无偿使用、土地低价划拨、租用等方式,在中心乡镇建集办公、经营场所于一体的基层社阵地,树立供销社形象。目前,全市11个中心社均按照“四有”标准建有阵地。

全面推进供销分社、村级供销社建设。一是以为农服务能力突出的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等主体为载体,建基层供销分社。二是以带动力强、产业发展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中心社、专合社、农民社员入股共建的村级供销社,开展农机服务、技术指导、品牌营销、政策协调、农资供应、农村金融等贴近农民生产的服务。全市共建有基层供销分社49个,村级供销社6个,实现了乡镇村服务全覆盖。

夯实基础

强化基层社提质增效

阆中市供销社按照开放办社原则,广泛吸纳专合社、为农服务主体、涉农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多形式联合合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逐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社农共享发展机制,提升供销社的经营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拓宽基层社选人用人渠道,鼓励村“两委”干部、专合社负责人、农村能人、返乡创业人等入社参选基层社负责人,充实基层社人才队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入社流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融合发展

推进专合社创办

阆中市供销社积极鼓励社有企业、基层社利用自身人才、网络、组织、营销等优势,采取产权结合、牵头领办、业务连接、项目扶持、融资支持等方式,吸纳农民、产业大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等,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促进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为抓手,推进生产合作和行业规范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解决单个合作社解决不了的加工、技术、市场和资金等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再合作,实现抱团快速发展,为联合销售、创立品牌、应对市场风险提供强有力的载体支撑。

积极开拓

搭建服务网络

大力提升农服水平。建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3个,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阆中市供销社协同阆中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党委政府联合新建为农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开展“保姆式”全托管、“菜单式”半托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立足耕、种、管、收、加、贮、销全产业链,不断延伸土地托管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发展庄稼医院419个,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服务。

加速推进服务创新。在乡(镇)、村的垭口地带,合理布局建设标准高、服务功能全、群众评价好的农村综合服务社69个。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将供销合作服务、电商服务与政务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相结合,加强与金融机构、中国移动、快递物流等沟通协作,实现日用品销售、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技能培训、电商物流、信息咨询、文体娱乐、养老幼教、金融代办、社区医疗等深度融合,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 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推动“两端”“两网”同步发展。一是线下搭建冷链物流网络。以川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为枢纽,以城市社区便民店和乡(镇)、村级物流服务点为神经元,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目前,阆中市供销社升级改造冷库11个共1.5万立方米。二是线上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发动本地农副产品入驻“832”平台,累计已注册40家供应商,上线产品达350类,2022年线上成交总额突破3000万元。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