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教育职场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4日 返回该版首页

红色打底 非遗增色 贵州岑巩“幸福教育”惠民生

红色打底  非遗增色

贵州岑巩“幸福教育”惠民生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版块是红色文化基地的第三版块,它的主题是‘薪火不息 砥砺前行’……”在贵州省岑巩县第三小学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教育基地,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党的红色故事、党的奋斗历程等。

据了解,该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融红色文化长廊、红漫思政教育课堂、党史学习教育等为一体,学生们通过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党的历史、观看红色影片、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茁壮成长。

该小学教师杨阳介绍,学校积极构建“红色育人”的校园文化,利用课余时间培养了30多名“红色故事我来讲”小小解说员,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前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学生,义务讲解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不畏牺牲的高尚品格、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等,促进学生形成知党爱党荣党、奋勇拼搏担当的优秀品格。

“我通过给同学们讲解红色历史,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该小学“红色故事我来讲”小小解说员苏俊说,“小小讲解员”不仅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也让自己深刻领悟当代共产党人赋予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制坏、画图、雕刻、打磨……在岑巩县第二中学思州石砚社团的课堂上,同学们三两一组,相互协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神情专注地创作着自己的作品,打造指尖上的非遗技艺盛宴。

“思州石砚制作技艺是我们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学校通过开设思州石砚社团,并且聘请县内的思州石砚传承人,定期到学校手把手对学生教学指导,让学生感受到非遗魅力,自觉传承非遗文化。”该校思州石砚社团辅导教师龙连婉说,同学们在思州石砚制作的精雕细琢中,加强了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识,深刻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增强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通过参加思州石砚社团,在亲手制作石砚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本土特色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中学生刘露露说,思州石砚制作工序很繁杂,需要雕刻、打磨、清洗等工序,加入思州石砚社团一年多来,不仅在思州石砚的制作中磨炼出了毅力和耐力,也在亲手打造的精美的工艺品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十四五”期间,岑巩县将坚定不移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继续瞄准“区域高质量教育高地”奋斗目标,深化特色项目创建,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渗透,不断完善和提升办学品质,奋力谱写新时代岑巩教育新篇章。

周燕  沈启照  陈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