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商情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06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凉山州会东县 保育促繁 每年产出150吨“地下黑钻石”

四川凉山州会东县

保育促繁  每年产出150吨“地下黑钻石”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

近日,“大国重器看凉山”全国主流媒体行走新凉山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

这里有一种让人神魂颠倒的食材,一种悄然生在土地里的天馈美物——松露,让采访团媒体记者们大开眼界。

松露是一种世界性的珍稀食用菌,具有颇高的营养价值。会东松露,也称中华块菌。“块菌年产量达57吨。块菌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受到追捧,价格居高不下,鲜块菌售价高达500-1500欧元/公斤。”会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

会东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了松露,有10多个品种,以黑松露、夏松露、中华松露、白松露、蜗牛松露为主要品种,宿主植物以华山松为主,全县适宜生长面积80多万亩,据统计,全县每年产量在150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80%,占到世界的20%。会东黑松露于1994年10月首次销售到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如何让这一珍稀资源实现持续发展?据了解,为引导松露产业的绿色发展,会东县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松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品质、升级加工、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会东自然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松露产业。

到2020年,会东松露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本建成具有全国优势和特色鲜明的松露产业发展体系、组织体系、经营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成以鲁南山为核心的松露保护性示范采集基地10万亩;新增松露专业合作组织10个,专业合作组织经营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新增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1个以上,建成一家松露深加工龙头企业;与中国经济林协会合作,建成“中国松露第一县”,实现产业转型发展。

会东高川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他们通过对块菌科学采掘技术的研究和宣传培训,建立科技示范村,充分保护了块菌自然生态环境,使示范区内的土壤、植被得到修复。通过保育促繁工作,松露的采挖时间从原来的7、8月份延后到11月份,这样使松露充分成熟形成孢子散落在土壤里,种子得以延续不会灭绝。

同时,他们改变采挖方式,使松露孢子与宿主植物华山松的根系充分结合,增加了松露菇蕾的形成,达到增产的效果。另外,通过科研手段,对土壤修复形进行菌剂的补充形成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人工仿生进行松露菌丝体的大量补充,调整好生长所需参数,达到增产的效果,最终提高产量和品质。

会东县林草局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松露的保育促繁工作,每亩松露适生区可增产商品松露 10公斤,按标准规格平均市场价每公斤800元,每亩增收8000元,若按60万亩松露适生区计算,全县每年可增收60万亩、48亿元,给全县林下经济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