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
聚焦民生愿景 共绘幸福实景
本报讯(甘丽 记者 李鹏飞 文/图)1月9日,记者从四川德阳市旌阳区获悉,2022年,旌阳区新(改)建幼儿园、中小学5所,新增学位810个;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1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建立全市首个“长者食堂”,5个农贸市场、200个智慧小区、13个社区综合体完成改造……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成为了惠民生暖人心的生动注脚。
回眸2022年,旌阳区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念民生之盼、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着力夯实民生底板,完善社会事业,在幼有所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聚焦劳有所得
加大稳岗促就业力度
旌阳区第三批针对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陆续发放,四川德阳科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已是第五年领取该项补贴。“今年都不需要自己去申报,区人社局主动电话通知我们确认。” 科利机械负责人说。
为落实稳岗返还政策,旌阳区人社局送政策上门,全程“免申报、零资料、零跑腿”,从“企业找补贴”转化为“补贴找企业”,尽心用服务跟上企业发展节奏,惠及职工2.27万人。
作为灵活就业引领项目的银山路社区德慧心巧手工坊,通过手工艺培训、联系订单和派发加工,已辐射带动周边百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拓展了留守居家妇女创业就业空间。
2022年,旌阳区坚持就业为本,多渠道促进群众就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9000余人;积极探索稳岗就业新模式,新建青年见习基地15个,新开发见习岗位129个;千方百计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553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聚焦学有所教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2022年8月30日,德阳市东林路小学校一年级新生过红毯、点朱砂,参加“见贤思齐 立人立己”入学礼,20余名新老师为400余名新入学的小学生开启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德阳二中城北校区项目紧盯时间节点和工程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已经完成总任务70%,进入装饰装修阶段,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2022年,旌阳区聚焦发展优质公平教育,全面优化教育布局、丰富教育资源、增加学位供给,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五育”并举,坚守育人育才初心使命,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
聚焦病有所医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022年,旌阳区医养结合中心及精神病院区建成投入使用,有效填补了旌阳区无精神病医院的空白。
2022年1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旌北院区第五代医院项目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
2022年,旌阳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全面拓展医改成效,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全面实施,减轻群众就诊负担,充分发挥医疗保障“一个不落下”的兜底作用。统筹推进“三医联动”,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区。
聚焦老有所养
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隆冬时节,旌阳区柏隆镇养老服务中心热气腾腾,老人们住在舒适的暖气房里拉着家常。
2022年,旌阳区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暖冬计划”,10月底前,在全区孝泉、柏隆、双东、新中四个片区养老服务分中心全部完成暖气安装,保证老人们温暖过冬。
为切实解决60岁以上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旌阳区建立全市首个“长者食堂”,为 60岁以上群众提供高质量助餐服务,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2022年,旌阳区积极主动应对人口深度老龄化,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养老服务功能拓展,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年多来,旌阳区持续改善民生,不断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中,增进民生福祉,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