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植物文化 讲好春天的故事
成都市植物园第三届小小讲解员活动再次举办
□本报记者 赵蝶 文/图
近日,成都市植物园举办第三届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小朋友们走进园内的珍稀植物园,认识珍稀植物,了解植物园在植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本次“大美成都,我为植物讲故事”小小讲解员招募对象为8-14岁的青少年,通过筛选,最终来自成都市各区(市)县的20名小朋友参加了培训。
科普导师结合植物园现有资源,选择了樱花、梅花、海棠等春花植物种类,制定了室内及户外培训课程。室内培训环节,科普导师首先向大家阐述了什么是讲解,为什么要开展讲解,怎样讲好成植故事,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讲解员等等。接着,科普导师还给大家介绍了园内樱花、梅花、海棠等时令花卉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历史文化故事,为小朋友们撰写解说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户外培训环节,科普导师带领大家来到樱花园、梅花园、海棠园、珍稀植物园等专类园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究,引导大家熟悉园内环境,加深对植物的认识,以及对讲解技巧的领悟。
接下来,成都市植物园还将对参与培训活动的小朋友进行中期及岗前的考核和培训,考核通过后预计最快会在春节期间开始上岗服务。
成都市植物园科普导师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专业的植物保育科研机构,成都市植物园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保育了近3000多种植物,拥有14个植物专业园。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不仅为小朋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将为来园游客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丰富游园体验,与大家共享美丽成植,传播植物文化与故事,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见证者和传播者。
近年来, 成都市植物园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植物科普活动,扎实推进科学普及工作。2021年和2022年,50余名小小讲解员在春花节和市花节期间为游客们带去了趣味植物科普知识,服务场次近70场,接待游客上万人,受到游客朋友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