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中国年 酒香画境醉游人
第二十二届绵竹年画节举行
□唐妮 王平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
飘扬的五星红旗、喜庆的五彩年画、大红的年画灯笼、声势浩大的巡游表演、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近日,第二十二届绵竹年画节在四川绵竹市体育中心举行。
节庆引来八方客
年画节绘就文化盛宴
作为每届年画节的重头戏,锣鼓声中,民俗巡游表演正式登场。牵牛的牧童、骑牛的春官、执锣的衙役、坐轿的知县……身着盛装的巡游人员将绵竹年画代表作品《迎春图》《老鼠嫁女》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互动节目,组成游览方阵缓缓前行,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每逢年画节,绵竹处处彩门拱立、彩灯高挂、流光溢彩,大街小巷被独特的年画元素装扮得分外靓丽。广场上、公园里,戏腔悠扬、年画飘香,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参与其中,体验绵竹特有的历史文化风景。
创新发展模式
让年画文化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绵竹年画点缀着青瓦白墙,游客们沿着五彩步道骑行散步,欣赏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而在三彩画坊和年画展示馆,年画靠枕、年画桌布、年画手机壳……丰富多彩的年画衍生品也让游客爱不释手,驻足挑选。
孝德镇年画村深入挖掘年画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建立起以绵竹年画技艺传承、保护、推广、宣传,文创产品生产、研学体验、艺术培训,主题度假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此外,该镇还建立起一套年画产、供、销的全产业链模式,村民们因此过上了“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的生活,日子越来越红火。
年画村的变化,是绵竹创新发展模式,将年画文化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成果之一。近年来,绵竹积极推进“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对绵竹年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开发。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绵竹年画村”,打造出“画境绵竹·年画里”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出艺术体验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研学主题游等6条精品年画旅游线路,为旅游发展聚集众多人气。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年画村外,本届绵竹年画节期间,绵竹将在多个乡镇、街道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其中,大年初一至初六分别在剑南老街和中华年俗村举行《狮灯》《龙灯》《蜀汉忠魂》《大唐国酒》《年画旗袍秀》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正月十五还将在剑南老街举行元宵节游园活动,包括文艺表演和猜灯谜、蹴鞠、投壶、汉服、划旱龙舟、踩高跷等传统特色节目。
此外,本届年画节还将开展系列“云端过年”线上活动,包括美景争霸赛有奖投票活动、云端相聚猜灯谜、“云上探年味·非遗解乡愁”年画节直播等,并把“元宇宙”与年画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新玩法,给市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年画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