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政策“组合拳”将加码稳投资】
近期,多地特高压、轨道交通等项目审批重新开闸,一大批基建项目密集开工建设,配套政策也步入密集出台期。记者从业内获悉,稳投资还将持续加码,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包括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推广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等。
【世界经济论坛:机器人7年后职场挑大梁】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机器人将承担职场中超过一半的工作,尤其将在会计、客户管理、邮政、工业和文秘服务等领域取代人类。报告说,现阶段29%的工作由机器人承担;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升至52%。这将创造1.33亿个新就业岗位,新增就业岗位将在质量和永久性方面发生“重大改变”,进而对工人和社区构成威胁,各国政府需要就此在社会保障方面作好准备。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80% 成GDP主要驱动】
记者在近日召开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获悉,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近80%GDP增长来自于消费支出的增长。中国对于高资本的投入以及进出口的依赖,已经大幅下降。在消费提挡的趋势之下,叠加新兴消费行业的推动作用,预计消费市场对经济的拉动将继续加强。国内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从量转为质,从产品转为服务的过程。新的趋势给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经济增长都带了无限生机。
【税期节假日等因素叠加 10月前后或再定向降准】
央行近日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2650亿元,无逆回购操作。多位机构人士认为,MLF投放的是中期流动性,既有助于平抑短期多因素扰动,又可满足机构对跨季跨年资金需求。央行用MLF替代OMO(公开市场操作),操作上“锁短放长”,央行不太可能让资金面过于宽松。但中秋节假期和国庆假期来临,公众现金需求增大,央行加大流动性支持力度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