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乡村振兴
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18日 返回该版首页

贵州岑巩 “道德小积分” 兑出文明新风尚

贵州岑巩

“道德小积分” 兑出文明新风尚

寒冬时节,贵州省岑巩县平庄镇平庄村的“道德积分超市”,货架上的大米、食用油、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整齐摆放。与一般超市不同,这里的所有商品都没有价格标签,而是用不同标牌明确了不同商品所需的分值,村民日常表现所获得的“积分”是换取商品的“硬通货”。当天,村民吴军正拿着自家的道德积分存折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村里有了‘道德积分超市’,日常举动不仅受到了肯定,还得到了文明‘奖励’。”吴军高兴地说,村里每家都有60分的初始积分,前些天自己帮村里安装篮球架和开展村庄绿化行动挣了20分,全家六口人率先缴了合作医疗挣了6分。通过行动挣积分、积分兑物品,村里“兑”出了文明新风尚。

现在,村里兴起了“攒积分、比积分、亮积分”的“文明攀比”之风。随着积分的不断增加,村里的不文明行为少了、好人好事多了、邻里之间更和谐了、各项惠民政策更好落实了。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活力源泉。为培育文明乡风,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塑形铸魂”,平庄镇通过企业帮建方式,在平庄村创新设立“道德积分超市”,“超市”以户为单位发放“道德积分存折”,根据积分管理考核办法和积分细则,每个家庭把勤劳致富、政策支持、尊师重教、善行义举、贡献荣誉等记录在册,转化为“道德积分”存进“道德积分存折”。积分达到相应数量,即可享受生活用品兑换、优先推荐评先评优、各项补助政策优先安排、优先获得信贷审批等“特权”,真正让“德者有得”,促进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善德的良好文明新风尚。

“主动实施庭院美化,一次加20分;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一次加10分;被评为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一次加50分;厕所污水乱排,扣20分……” 村党总支部书记胡婷介绍,为使“道德积分超市”规范运行、道德评议有据可循、积分管理公平公正,村里制定了道德积分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明确具体考核内容、积分评分办法、评分标准、监督管理等内容,并明确了30多项加分项和减分项。

按照既定标准,通过积分制将村民的具体道德行为和参与乡村治理等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按照公开透明、奖罚分明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记录、一周一公示、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评比”等形式对各户积分进行考核评比,对年度积分总数排名在前的家庭进行评优评先,授予一星家庭、二星家庭、三星家庭等荣誉称号,让村民们得实惠、有面子,充分激发群众建设文明家庭、共建文明乡村、共谋乡村振兴的荣誉感和参与道德实践的积极性。

村民吴胜荣一家勤劳肯干,这两年,全家建起了新楼房,现在,他家又主动改造了厕所,开展了庭院美化,家里装扮得漂漂亮亮,加上积极缴纳合作医疗获得的积分,目前,全家共获得了104分的道德积分。   

“按照积分兑换办法,我家目前的积分可以到‘道德积分超市’换取一提纸了。”吴胜荣说,将无形的文明行为变为具体的道德积分,不仅可以“换”出经济实惠,还能通过积分高低看出个人的品行德行,也正向激励个人不断提高向上向前向善的精气神。

“‘道德积分超市’让德者有所得,让好人有好报,丰润了道德滋养,涵育了乡风文明,推动了移风易俗。”胡婷介绍,“道德积分”助推了“寨规民约”落到实处,现在大家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人,比勤劳、比发展、比奉献,“道德积分”不仅“兑”出了乡风文明,也“换”出了乡村新貌。

据介绍,2022年,全村发展杂交水稻制种650亩,接茬种植油菜1200亩,发展茶树菇1000亩,建成百亩黄精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产业常年可带动本地劳动力务工1.3万人次,劳务增收120余万元。2021年,平庄村走马坪林下茶树菇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22年,该村拟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周燕  陈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