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文学抒苑
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03日 返回该版首页

压在箱底里的喜报

压在箱底里的喜报

魏传伟(四川成都)

从戎12载,共4次荣立三等功。2次是新闻报道员、1次是军校学员、1次是宣传干事。第一次立三等功是1997年底,距今已整整26年。

两年前,现在所在单位干部档案审核时,发现竟然没有一张部队服役立功登记表,按照相关规定,我在部队的4次立功不能得到认定。去年办理退役军人证时,街道和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需登记服役期间立功情况,口说无凭,必须出具立功证书,或喜报,或登记表,如果三者都没有,有原部队证明也认。

从部队转业到省城,我先后下派地方,经历几次搬家,数次更换办公室,立功证书不慎全部遗失。无奈之下,只有报告原部队和军校政工部门。部队首长十分重视并亲自关心,经多方证实后便出具证明,军人退役证才得以解决。这份证明也顺利进入到我的人事档案,立功情况也得到重新认定。

除夕前一天,父亲来到省城过年,与他谈及此事,我不免几许遗憾。他说,别急别急,我在老家箱子里一直珍藏了你部分三等功和“优秀士兵”的喜报,等我回去拍照发给你,让我喜不自胜。

记忆中,父亲喜欢把喜报粘贴在墙壁上,整整齐齐排成一列,整个墙壁在灯光的映照下红通通一片。他常常带着大哥、二哥的孩子来到这面墙壁下,指着张张喜报,乐此不疲地给他们讲述我在部队立功受奖的情况。

后来家里经历了两次粉刷和简易装修,为了防止喜报破损和丢失,他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一张张喜报从墙壁上揭下来,压平褶皱,在大木箱子里铺上厚薄膜,一张喜报一张薄膜重叠在一起,作为压箱底宝贝保存着。每年夏天,父亲都要把喜报拿到太阳下晒一晒,防止生霉和虫蛀。

父亲说,是时候交给我自己保管了,等过完年他回老家,去县城找技术最好的相馆,把每张喜报扫描复制一份装裱后再次上墙,再托信得过的人把原件带到成都亲手交给我。同时叮嘱我,要立即告诉原部队、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和现在单位,免得他们再操心此事。

正月初三,父亲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上了锁的大木箱子,通过微信并视频连线把喜报发给我。看到被父亲妥善保存的2次三等功证书和3次“优秀士兵”喜报,我的眼眶不禁湿润起来……

这些喜报跨越了两个世纪,长达近30年时间,虽然有些皱褶,且颜色逐渐泛黄,背面还有少量干泥和浆糊的印迹,但它们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更蕴藏着八旬父亲悄无声息而又深邃浓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