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里看发展
□本报记者 李艳 文/图
在动笔写返乡见闻之前,我脑海中有很多设想,关注点主要放在我要写出什么亮点的东西,或是如何挖掘出独特的变化来赞扬自己的家乡。但当我认真地去回味回家的这些日子,我对家乡的体会便是平凡中见发展。
中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不太熟悉的小城市。每当自我介绍时,我会说“我来自德阳中江,中江挂面知道不”?大家可能才会有些许概念。而在我看来,这平凡的小城市,有着自己成长的节奏,同时也带给我很多思考。
回望三年前的春节,灯火通明却无人观赏。那年的你是否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如今,那股熟悉的年味儿又回来了。挂彩灯、亮夜景,行人来来往往,各种熟悉的小吃又出现在街头市井,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
来到公园广场,仿佛置身一片喜庆的海洋。满目皆是璀璨的灯与绚丽的花,树上满挂琳琅满目的元宝、福鼓、中国结,被压弯的枝头似乎是在与市民作揖拜年。来往的市民络绎不绝,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打招呼声,融成一片,热闹非凡。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中江县投入600余万元,在县城区实施2023年度春节节日氛围营造项目。项目分为城市迎春亮化项目、城市景观照明工程项目、中心城区商业街亮化装饰工程及城市绿化氛围营造工程。
亮化工程以公园广场及周边路段为重点布灯区,布置方案以喜庆祥和为主,突出本地文化特色亮点。据初步统计,此次亮化工程已经悬挂福鼓、中国结、元宝3300余个,安装芦苇灯、太阳花、圆球灯插件2400余个,安装投光灯780余个,安装灯带3800余米等。
高速出口两旁的绿化带上,艺术假山摆件、五彩斑斓的灯带等亮化物件已准备就绪,“欢迎回家·恭贺新春”八个大字为返乡人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父母搬离故乡的老院已经有10几年了。与往年一样,正月初一我们便早早回乡祭拜。如果说小县城的年味是浓郁的,那农村的年味一定是朴实的。走在乡村公路,即便与邻里隔着老远也会吆喝着打招呼问好,这让我感受到了乡情和亲情的温馨与踏实,正如《原乡人》写道的“原乡人的血只有流回原乡人才会停止飞腾。”
近年来,老家大力引进农业产业,打造宜居新村,美化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产业,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把更多的收入揣进群众的腰包。乡亲们的生活眼看着是越来越富裕,从他们洋溢在脸上的笑,都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出来。宽敞平坦的沥青路,卫生有人清,文化大院忙,科普、文化上了墙……
以前总是匆匆往返老家,今年终于有了闲余时间,让我感受到家乡的清新气息。时过境迁,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竟都焕发出迷人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