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四川省大邑县教育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一批教育重大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基础教育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得分位列全市第七,县政府教育履职评价连续三年全市“优秀”……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展现出大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提升。
2022年,大邑县教育局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紧紧围绕《大邑教育综合改革“1511”发展思路》,以“五好”(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好的教育生态)为目标引领,以“十大品牌工作”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砺砥奋进之笔高质量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加强党的建设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党建是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力量。2022年,大邑县教育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开展专题党课、形势政策宣讲等20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基层党建全面提质,5个党组织被命名为市县“示范基层党组织”、4个党组织被评为县“优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9名党员荣获县“党员示范标兵”,2所学校申创市“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2022年获评四川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加快项目建设
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大邑县教育局坚持规划引领先行,调整完善教育重点项目规划,引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做深做实两项改革教育“后半篇”文章,大力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悉,大邑中学沙渠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将南街幼儿园实验分园闲置资产改造为东街小学一年级教学部,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扩建,新增公办学位2730个。大邑中学官渡分校建设项目、实验中学新建食堂项目、大邑职高和大邑中学提升改造项目施工进场,79个校点2356间教室光环境改造提升等11个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坚持多措并举
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坚持公平优质,优化教育结构,大邑县教育局启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公(民)办幼儿园协同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0.19%;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均衡指数较2020年提升0.06个百分点。推进普高教育扩容提质,普通高中学位总供给率73.2%,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率85.18%,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四年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估为“优秀”。
实施强校提质
力促优质学校实现倍增
通过实施高品质幼儿园倍增计划,安仁镇幼儿园成功创建四川省示范幼儿园,建华幼儿园获评四川省首批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芙蓉幼儿园获评四川省中小幼品格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示范校,蜀望路幼儿园、芙蓉幼儿园成功创建成都市一级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唐场小学、敦义小学成功创建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大邑县实施“一校一策”强校工程获评成都教育EPC年度盛典“成都教育十大民生实事”,安仁中学与成都石室中学办学合作提档升级,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持续领办安仁镇学校,沙渠学校挂牌成都市石室中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品质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持续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百千”工程,启动四川省名师工作室、成都市第三届名师工作室、大邑县“首席名师工作室”和第四届名师工作室建设,构建省、市、县优秀教师联动培训培养机制,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教师“新五项基本功”练兵活动,推动“教育科研种子教师孵化营”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目前,全县有省市级特级教师17人、正高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86人、省市学科带头人26人、省优秀教师16人、市优秀青年教师25人、市优秀班主任48人、市优秀督学5人。
依靠信息技术
聚焦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以“互联网+教育”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用技术转变教师观念,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习”的信息化课改,构建智慧课堂。大邑中学的“三段六步”、安仁镇学校的“三环四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2022年,大邑县作为成都市近郊新城唯一区(市)县入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实验区市级先导区,并成功承办“技术赋能,课堂变革——成都-深圳-厦门-咸宁-台州五地‘双减’‘国信’背景下新型教与学模式教学论坛”。
践行“五育并举”
育人理念凸显大邑特色
加强德育内涵、德育载体和德育队伍建设,开发出一批具有大邑特色的情趣教育、自主教育、红色教育、健育文化、子龙文化、风筝文化等德育课程,2022年成功创建成都市艺术特色学校4所。健全“基础+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保障“课内+课外”劳动实践时间,涌现出一批如蔡场小学的农事教育课程、敦义小学的陶艺课程、韩场学校的木工课程、北小西区的“如花在野”课程等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还涌现出一批如格林庄园农创教育、“稻乡渔歌”田园体验教育等具有大邑特色的研学实践基地。
以“四全四好”
探索“安吉游戏”大邑实践模式
加强对“安吉游戏”3所试点园的游戏环境改造、材料投放,通过教师研培、家园共育,改变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游戏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通过入园视导、分类培训、现场教研等方式,对14所跟随园开展培训与指导,提升保教质量。2022年5月30日,大邑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市、区)在四川省暨成都市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交流全国“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工作经验。2022年8月26日,大邑县在教育部五省区“安吉游戏”实验区线上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释放教学活力
有效推进评价改革
研究制定、印发实施《大邑县推进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多种模式改革督导,强化教育督导职能职责;多样方式评价学校,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多个角度考核教师,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从全县中小学遴选12个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以“整体+试点”方式推进师生评价改革。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实施工作圆满完成,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受到全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通报表扬。
推进“双减”落地见效
让教育回归本真
强化清单管理。加强省市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平台应用,实行平台购课、缴费、退费等全流程监管,形成“黑白名单”“负面清单”“风险清单”三本台账,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非营利性占比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91.4%。精耕课堂阵地,举办“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小学名优教师高效课堂现场展示、教师作业设计比赛、试题命制比赛等活动。优化课后服务,98.19%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成效表示满意;《课后服务A+B 挂牌督导123》作为全市唯一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市、自治区)推介。
“教育是厚德大邑的基础,承载着广大群众的期盼。大邑教育将全力推进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奋力营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竭力推动大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大邑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文学如是说。
今天的大邑教育,探索与成功并存,成绩与荣誉共睹,奋斗与艰辛同行,机遇与挑战同在。未来已来,他们坚信,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创造出更加令人瞩目的教育辉煌!
高扬 张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