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外资项目提质增量
做优中西部投资首选地品牌
今年力争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超过8000亿元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在成都召开2023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工作。
2022年,面对高温限电、地震灾害、疫情反复等多重困难挑战,四川省经济合作系统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促进有力有效,时代吉利25GWh动力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华为连接器产业化基地、华夏鲲鹏西部科技城等项目签约落地。区域合作起势见效,签约农夫山泉都江堰生产基地等浙江项目122个,川渝合作持续深化。服务优质高效,举办“天府投资汇”早餐会,开展“进千企”活动,走访重点外来投资企业2200多家。外资工作卓有成效,空客公司全生命周期服务、GE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先后落地,外商直接投资(FDI)3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3亿元,规模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平台活动富有实效,省级重大平台签约正式协议项目645个。首次以活动季形式举办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首次联合28家四川异地商会共同发出“新川商”投资四川倡议,首次以省级名义发布《投资四川机遇清单》,首次携手天府新区共同打造开放合作重大功能平台。
2023年,四川省经济合作系统将聚焦“外资项目提质增量、产业项目梯次招引、产业集聚优化提升、投资四川品牌推广、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投资促进绿色安全”六项重点工作,突出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主线,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引擎”作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招商;突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借助“外资攻坚专班”“抢滩出海”等开展境外招商,强化外商投资政策支撑;突出“五区共兴”新格局构建,强化产业集聚优化提升,锁定“三类500强”“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坚持“大、强、新、优”项目协同发力;突出“4356”工作体系,树牢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做优中西部投资首选地品牌,夯实绿色招商安全招商保障,推动经济合作工作在四川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继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根据计划,2023年全省具体目标任务是引进“1531”项目,即引进投资规模100亿元以上(含)项目10个、50亿元(含)—100亿元项目25个、30亿元(含)—50亿元项目50个、10亿元(含)—30亿元项目160个以上,力争纳入固投统计的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超过8000亿元,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超20%,新增加世界500强企业3家以上,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保持中西部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