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副刊
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4日 返回该版首页

努力健全省级文艺家协会的人才机制与培养策略

努力健全省级文艺家协会的人才机制与培养策略

□峻 冰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在新的历史征程,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为此,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并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做好“做人的工作”

2022112日,中国文联党组印发通知,就中国文联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把中国文联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和文艺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通知在“认真贯彻,抓好主责主业”的要求第一条,便是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根本职责,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大力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强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家和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进一步巩固文艺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良好局面。

具体到文艺“做人的工作”,省级文艺家协会因是省级文联和国家级文艺家协会的直属会员单位,故而是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纽带与桥梁,也是国家实施文艺人才战略的抓手。在某种意义上,只有省级文艺家协会充分发挥了发现人才、团结人才、鼓舞人才创新创造的作用,才能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以高水平艺术服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克服误区

建构有活力的人才机制与培养策略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国文联有关通知部署,无疑是今后一段时间省级文艺家协会的工作重心之一。为了建构有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聚人心、汇英才、出精品的培养策略,真正做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省级文艺家协会显然应尽快行动起来,开拓思维,审慎思考,认真谋划,克服误区,锐意进取,创新创造。

实事求是地说,在新时代十年,省级文艺家协会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并在其指引下,于转换职能、人才培养、文艺惠民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然而,毋庸讳言,在更广泛地发现人才和团结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恰当合理地做到选贤任能和人尽其才等方面,亦有值得反思之处,当然也有亟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概括起来,省级文艺家协会在今后“做人的工作”中还应克服如下几方面的误区:

一是狭隘的部门主义。在某种意义上,省级文艺家协会是当地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家”;既然是家,那其就应该能使人体会到文艺“大家庭”的家园感。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尽管这里的“家”意指自然意义上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但将之引申至团结和睦,具有活力和进取意识的家园感的“单位”或“组织”亦未尝不可。因而,省级文艺家协会的常设机构应有阔广胸怀和全局视野,不能因与省内某部门(或某单位)的关系密切,就自觉不自觉地搞情感倾斜、利益交换,甚而把省级文艺家协会变成被某部门(或某单位)左右的文艺家协会;更不能因具体负责同志与某部门(或某单位)具有千丝万缕的私人联系,就在项目申报、评职评奖等具体工作中搞团团伙伙,暗箱操作,任人唯亲。实际上,省内任何部门(或单位)做出了为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文艺成绩,都彰显省级文艺家协会领导有方,也预示该省文艺工作的大好势头和发展前景。故此,对省内任何部门(或单位)的文艺工作者,省级文艺家协会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多做宣传、联谊工作,多做鼓励、扶持工作。

二是狭隘的平庸主义。因受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孟子》等孔孟学说著述为标志的儒家哲学的影响,儒家文化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作为国人修身齐家之道与社会秩序建构的重要参照,其甚而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省级文艺家协会的常设机构作为联络、协调、服务省内各方面文艺人才和推动具体文艺工作的实施单位,应放低身段,知人善任,敢用高人,广泛团结省内德才兼备的文艺工作者,做他们真正的“娘家人”。尊重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前辈大师,扶持正直诚实、谦虚向上的后辈青年。

三是狭隘的个人主义。做人之根本,莫不在于谦虚、反省、尊重、宽容。省级文艺家协会的常设机构应充分调动文艺家协会主席团与广大理事、会员的主观能动性,从全省乃至全国文艺工作的实际与大局出发,多培养在全国有知名度的文艺人才。决不能仅以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同志的个人喜好、情感亲疏来安排有关人事,推动有关工作,更不能把省级文艺家协会悄然变成私人单位,甚而是个人公司,从中谋取私利。

愿省级文艺家协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健全人才机制与培养策略,与各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同时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的文艺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充分发挥省级文艺家协会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