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曲水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就是进一步落实‘三农’政策,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自2021年以来,梁平区曲水镇以此为着力点,优化产业发展,深化产业加工,拓宽发展渠道,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
抓产业提实力——
曲水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内部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统一。发展规模化特色效益农业——桶油(油菜)、两道菜(辣椒、榨菜)、两枚果(李子、柑橘)等。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油菜产业2000余亩,发展辣椒、榨菜3000亩,产量达80万斤;发展早、中、晚熟李子种植规模近10000亩,目前年产量达500万斤,年产值近2000万元,并持续推广“李果老”品牌;发展柑橘4000余亩,年产值近600万元。
抓企业提效益——
曲水镇立足本土农业龙头企业重庆厨韵调味品有限公司和重庆昌鑫植物油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市场除了重庆以外,还推广到四川、湖北、广东、西藏、河北等地。厨韵公司在梁平14个乡镇建立了原材料生产基地,并提供技术支持,统一收购农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从源头解决了农产品产销问题,每年辐射带动周边乡镇3000余人就业,带动农户增收200万元。
抓项目提速度——
曲水镇充分利用农产业优势,积极提质增速,着力开展项目实施建设。2021以来,全镇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9个,切实推进脱贫户参保、产业扶持、个性化困难、产业路修建、产业发展、防返贫应急兜底保障、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发等项目建设。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3个,修建农村公路3公里,产业路1.2公里,产业便道5公里。实施电商“以奖代补”项目1个,支持鼓励曹元波、陈昌清、周成俄等农村电商带头人做优做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争取上级部门帮扶修建李子冻库1个,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抓乡旅提优势——
曲水镇立足独特的自然、地理、产业优势,化生态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巧抓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该镇坚持以李子、油菜等本地特色经济农作物资源为依托,连续举办多届赏花节、采李节,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实现春赏花、夏品李、秋摘橘、冬观雾的乡村游格局。着力打造谭家院子传统工艺游学实训基地和民宿,建成“星级”农家乐2家,利用村民闲置房建设“聚宝人家”乡村民宿11家,为优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聚宝村被评为“第一批绿色村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重庆十佳最美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
抓管理提质量——
曲水镇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完善村服务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先锋行”活动和“党员主题日”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不断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全镇现有集体经济项目13个,其中聚宝村现有集体经济项目5个,实现了村村有产业,年年能增收。进一步完善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选派机制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驻村工作队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让大家稳住心、沉下身、干成事。不折不扣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管理、民主监督和“一事一议”制度,深化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同时,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以“五清四化六改”为活动载体,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屋内屋外干净整洁。聘请的40名公益性岗位监督到岗,对村主干道及产业带杂物进行清理,对全村乱搭乱建、乱堆乱码、垮塌废弃房屋进行清理。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工作,以此巩固生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乡村振兴势在必得,曲水镇党政一班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上级党政部门文件含义,因地制宜、创新举措,聚力完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伟大战略目标。
通讯员 谭友琳 特约记者 许天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