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用知识“武装头脑”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赴旺苍县开展产业技术培训
□李长军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为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推动旺苍县种植业更好的发展,助力旺苍县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赴旺苍县开展送科技下乡、产业技术培训服务。
提升猕猴桃产业生产和管护技能
在旺苍县双创中心,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研究所李利军副研究员、李峤虹博士等人分别作了猕猴桃溃疡病周年防控、猕猴桃冬季管理的专题授课,为参会群众详细讲解了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发病特征、病原菌的特点、溃疡病的发生规律、溃疡病的成灾机理,并给出了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和冬季管护技术的具体建议。
在旺苍县米仓山镇关口村,李利军和李峤虹对该猕猴桃园区的溃疡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园区溃疡病发病率已有近20%。针对现场情况,就园区选址、树型培养、冬季修剪清园以及针对不同病症的用药和处理等问题开展了现场示范指导,对众多种植户提出的技术难题现场进行了解答。
此次集中授课及现场教学活动,让旺苍县猕猴桃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用知识“武装头脑”,有效提升了旺苍县群众的猕猴桃产业生产和管护技能,对旺苍县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活动共吸引了近200名群众参加。
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中农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的相关人员在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召开了现场培训会。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党委书记陈强教授、应用微生物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余秀梅教授、四川中农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张云基向当地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讲解了蓝莓、猕猴桃田间管理技术,结合当地生产条件,针对蓝莓、猕猴桃水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出了精准施肥和科学管护等建议,并就有机肥施用、生物质膜铺设等进行了现场操作示范。
依托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支持立项的“生物肥料技术在农经作物高效种植中的示范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三家单位共同向木门镇天星村提供生物有机肥60吨,生物质膜1000张,生物菌剂150升;向高阳镇古柏村提供生物有机肥30吨。
其间,三家单位及天星村“两委”联合开展了“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与会党员干部就党建引领、科技助农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赴旺苍县木门军事会议会址纪念馆开展了红色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