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优化人才团队建设
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制定以重大项目培育、重点人才及团队培养、重要奖励申报、实用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的项目管理分类计划;
——编制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科研规划和非生猪领域研究所“十四五”科研项目规划,强化科研工作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制(修)订完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等制度,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增强。
2022年,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紧紧围绕该院“十四五”科研事业发展规划,切实以科研工作成果为导向,深入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2022年,我院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可谓卓有成效。”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院新增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与此同时,该院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围绕联合研发,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四川、重庆等相关院校、企业就生猪生物安全、生猪智慧养殖、SPF实验猪、内江猪、四川白鹅、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与示范;围绕联建平台,与国内外院校、地方政府、企业新建了涪陵、永川、江津分院、隆昌研究所、重庆预制菜产业研究院、武隆区中蜂产业专家科技大院及江津中试基地。
通过协同创新,在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试制成功了一套适用于植入型脑机接口神经电信号收集与解析的设备。与企业联合研发的“羊棘球蚴(包虫)EG95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已通过新兽药复核验证;非洲猪瘟病毒夹心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DJY株)正在申报新兽药产品。
此外,该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并有序开展学术交流。2022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科研人员学术交流不断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活动。年内,1200余人次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85场次,做学术报告55个;17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指导、交流;加入各类学(协)会25个。
通讯员 唐钦 特约记者 何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