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周末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10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战旗路:续写“焕乡”故事

战旗路:续写“焕乡”故事

□本报记者 李艳 文/

“这里油菜花开得好,姐妹们快来,我们可以在这里合个影。”戴着红丝巾的一众阿姨呼朋唤友,拍照打卡。他们春游的目的地,就是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三月伊始,战旗村景区里,千亩油菜花正进入盛花期,金黄色的花海铺满大地,为春天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绘就了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沙西线进入战旗村村口,一条笔直的街道映入眼帘。战旗路是战旗村的主街道,来往的游客和车辆络绎不绝。沿街两旁的乡村十八坊、油菜花田、天府农耕博物馆等都成了打卡“网红点”。

战旗路的两旁,草地高低起伏,迎客松、红叶李等绿植相间其中,战旗村迎来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团体和游客。村口停车场上,几辆旅游大巴有序停放,它们载来的是来自各地的一日游旅行团。像这样的旅行团,战旗村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

蜂争蝶舞,春意盎然,微风、蓝天、黄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在战旗路右侧油菜花田,游客或独自漫步,或三五成群,在浪漫花海间恣情遨游,呼吸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再加上川西民居的农家屋,将如画的风景装进相机。无论是坐在田边欣赏风景,还是漫步林盘享受时光,总有一种惬意与舒适

战旗路的左侧是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乡村十八坊”,已经是战旗村的网红打卡点。唐昌布鞋、郫县豆瓣……“乡村十八坊”集中展示了郫县豆瓣、蜀绣、竹编在内的18种传统非物质文化制作工艺,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宝藏街”。街道两旁的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辣椒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等有序分布,一家接着一家,令人应接不暇,各坊老艺人均采用古老工艺制作产品,呈现一店一故事、一店一传奇的文化特色。游客可以游览参观每个坊的工艺产品生产过程,参与工艺产品制作的互动体验,现场感受浓郁的川西传统文化风韵。

“郫县豆瓣博物馆”坐落于“乡村十八坊”内,跨门进去,左边用大缸装满了豆瓣酱,柜台两旁也有包装好的各类豆瓣食品。在四川,郫县豆瓣炒回锅肉,就似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因而郫县豆瓣有“川菜之魂”的美称。

再往前走,便来到了天府农耕博物馆,入眼便是立面浅色大理石“山水”造型墙面,层峦叠错的“山水”化为空间符号,隐喻天府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之气与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之风。整个展厅设计运用了大量油画、艺术创作以及场景塑形,包括雕塑及多媒体结合的展示,营造多重感官体验,让观众在加深对天府农耕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更能直观全面感受其气质。博物馆内,水车、农具、犁铧,洋溢着传统农耕文化的浓厚气息,仿佛诉说着古老的农耕生活场景与悠久农耕文化的根脉。

战旗村传统的川西小院风格,白墙青瓦,阳光从绿树间透了下来,洒在脸上,温暖和煦。在战旗村村口停放的火车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个字很是显眼。作为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和集产学研一体的AAAA级景区,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未来战旗村还将不断续写更加精彩的“焕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