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自2021年以来,重庆市梁平区复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刻领悟这一辩证哲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当地山高林密的地理特点,把传统支柱主导产业发展跟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起来,闯难关、涉险滩、破瓶颈,敢想敢干,善作善成,迈出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坚实步伐,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初见成效。
复平镇主要领导在中药材基地检查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档升级是美化农村环境的重要指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复平镇围绕这条主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建管并举,精准施策。据了解,该镇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并安排专人负责。按照梁平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多次召开班子会研究部署,把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对改善农村环境的意义多次在村(社区)干部会议上传达。目前,龙象寺水库征拆迁工作已近尾声,环保发电厂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梁开高速即将启动,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中。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08户、改造农村饮水管网3200米、整治山坪塘1处、治理了牲口子河段滑坡和小山垭口危崖、整治文家院子滑坡点和大龙村跳石沟滑坡点等。在永和村、安平村实施森林抚育工程2600亩、马尾松林改造补植补造林650亩,全面完成松材线虫除治任务。同时加大环境污染的监管与整治,严格落实镇村河长主体责任,普里河水质全年稳定在三类水质以上。大力发展黑天池旅游,新挖、改造原有鱼塘,新建钓鱼台7个、休闲小木屋200平方米,丰富了黑天池旅游项目。对大龙村堰坝桥进行重建。安装公路护栏11.8公里、新建错车道42个、完成安平村公路路面整治、完成大龙村办公室三处公路隐患治理、建设长1023米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小山社区黄精产业路。
该镇实施普里河河道整治、滨河休闲景观工程、彩色混凝土步道、钢结构栈道、沿路园林绿化等工程,使滨河公园更加美丽漂亮。建设长3104米的乡村彩色漫道,进一步延伸滨河公园辐射范围。改建柚园停车场,新建复平小学停车场、滨河公园公厕,油化路面1.5公里。在场镇安装智慧路灯两盏,新建永和村便民服务中心、力争硬化或油化大梨树至黑天池公路4.2公里、力争完善场镇污水管网。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联接路和入户路、管护好已有农村公路、改建安平村刘家沟桥,切实推进场镇改造升级,倾力打造全镇优美的生活环境。
以支柱产业为引领
拓展农民增收之路
大力发展传统和支柱特色产业、提升产业的附加值是复平镇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写照,是让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决定性举措,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可或缺的方针。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点,重点发展黄精、石昌蒲等支柱特色中药材,并与生产厂家签订购销合同,保障药材能种植、能管理、能丰收、能销售,全力维护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掷地有声的一句话道出了复平人敢闯敢干的精神。复平镇不等不靠,主动探索,发展100亩油茶、发展以黄精、石菖蒲为主的中药材130亩等特色产业。发展辣椒250亩、榨菜500余亩、洋芋200亩等传统产业。管护好现有大桠柑、李子、黄桃、油茶、黄精、石菖蒲等产业。发展辣椒150亩,榨菜400亩,油菜500亩等短期产业。发展黄精60亩、石菖蒲200亩等中期产业。力争完成1000亩四旁植树和退耕还林地2000亩的油茶长期产业。产业的优先发展及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提振了全镇人民的精气神,可以说,乡村振兴的目标胜利在望。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坚持以实干担当战胜困难险阻,胸怀复平情怀、复平担当、复平力量,把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放在心上,落到实处,在既定期间内完成这项伟大目标,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是复平镇党政一班人的坚定意志。
通讯员 李良明 特约记者 许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