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为农服务平台
壮大强村富民版图
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供销社
助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
□彭文阳 沈文杰 本报记者 沈仁平
石笋镇街道中心一旁,竖立着一个具有城市特征的醒目招牌——石笋镇供销社商贸服务中心。“在这里,不仅有生活超市、快递驿站、洗车场,还有餐饮、休闲娱乐等,生活很方便,特别是垃圾清运、殡葬等服务,让石笋街上的生活变得有序、文明了许多。”一名村民向记者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石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决定从上级政策、群众关注、市场需求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形成了“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融合发展思路,通过建平台、做实体、强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干多久等问题。
聚力整合资源,建强为农服务平台。由广安区供销合作社指导、镇党委政府牵头、村集体参与,整合镇上闲置资产、供销合作社资源、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组建了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整合镇闲置资产1处,吸纳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股东。为加强公司组织领导、保证为农服务方向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由石笋镇指定1名分管负责人牵头,各村“两委”负责人全力配合参与,负责管理经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争取将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实到位,党委政府有了为农服务新的主体和抓手。
聚力共同富裕,壮大强村富民版图。针对石笋镇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非粮化”较为严重和农副产品滞销等现象,石笋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投资462万元建成石笋镇农事服务中心,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等问题。石笋镇党委书记周志强介绍,“中心占地面积15亩,购置300万元农机设备,开展农资销售、统防统治、农机服务等,服务面积达1.2万亩。同时,中心建成烘干储存空间1800立方米,购置烘干机4台,累计加工处理粮食6000余吨,开展农产品代购代销,预计每年可实现利润40余万元,帮助村集体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社员增收、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多方共赢局面。”
聚力基层治理,构建乡村善治格局。针对石笋场镇环境差等现象,石笋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投资150余万元建成石笋镇供销社商贸服务中心。中心占地面积10.8亩,从2022年12月运行以来,实现收入310万元,净利润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村集体平均增收1.5万元以上。周志强向记者详细介绍说:“商贸中心的建成,打造了场镇经济圈、群众生活圈,不仅方便群众生活、增加村集体收入,而且还补齐了场镇治理短板,有助于解决场镇‘脏乱差’问题,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了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