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不断增绿添彩
成都市植物园欢庆建园40周年
□本报记者 赵蝶 文/图
四十载砥砺前行,新时代再谱华章。3月28日,是成都市植物园建园40周年的重要日子。成都市植物园老干部和新都区蜀龙学校的同学们,共同来到这里,为40岁的成都市植物园送上专属生日祝福。
科普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欣赏了荚蒾园、海棠园、樱花园、月季园等专类园的风貌,共同回溯专类园40年的变迁史,并参观青少年植物科普馆,感受成都市植物园在科普方面的匠心。同时,成都市植物园还举行了建园40周年老干部座谈会,致敬他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游览专类园,辨花识草
了解植物园40年变迁史
40年来,成都市植物园坚持立足成都、服务全川、接轨国际,围绕建成”西部植物研究中心”这一战略目标,积极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通过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和技术革新,丰富城市绿化种质资源、挖掘并推进乡土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解决公园城市建设植物选择问题。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科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来到荚蒾园、海棠园、樱花园、月季园进行了游览。
同学们在各个专类园中穿梭,辨花识草,认真记录不同花朵的形态、感受不同叶片的触感,了解到了专类园40年的变迁史,学习到了不同植物的有趣知识,领略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在一片片花海中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
成都市植物园副主任胡峰铭表示,未来的成都国家植物园,将立足川渝及横断山与东喜马拉雅区位,突出盆地、丘陵和完整山地序列,以盆地植物、山地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及具有科学、经济价值植物的迁地保育为重点。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植物园的工作,我们将努力建成一流植物园,成为国家植物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员。
参观科普馆,大开眼界
树立保护生态意识
科普教育工作是成都市植物园的六大职责职能之一,也是成都市植物园发挥社会公益职能、服务大众、服务青少年朋友、培养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随后,科普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来到青少年植物科普馆参观。在这里,各种奇花异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从渺无人烟的荒漠到碧波荡漾的大海,从万里冰封的两极到炽热无比的火山口,处处都有植物在繁衍生息,有的根深叶茂,有的身微体小,有的长命万年,有的须臾一生。植物世界实在妙趣横生。
科普工作人员对四川植物风采、植物家族的起源与演变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植物是人类家园的守护者。我们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自然,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努力。”
在成都市植物园40年的发展过程中,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馆的落成,具有里程碑意义。2017年12月底,改造完成的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馆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植物主题科普馆。之后科普馆不断进行展品、展厅和展陈方式的更新升级,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本次活动在青少年、老干部集体为成都市植物园送上40岁生日的专属祝福中落下帷幕。据成都市植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成都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市植物园在新时代又被赋予了新使命。未来,成都市植物园将一如既往地讲好植物故事,展示生物多样之美,以生态普惠民生,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不断增绿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