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确保农户春耕春灌用电安全无忧
电力赋能 绘制“农”墨重彩新画卷
□张会容 本报记者 杨明 实习记者 吕婕 文/图
“大爷,抽水泵的电线千万不能放地上,可能会磨损破皮导致漏电!”近日,在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胜利村的水田旁,“电管家”王刚先、王洪强为农户开展安全用电检查,消除存在的线路安全隐患,确保农户春耕春灌用电安全无忧。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坚持“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原则,主动作为,加大电网设备改造力度,持续提升优质服务质效,为电“靓”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硬件升级 粮食“有水喝”
近日,新桥镇胜利村蔬菜种植大户彭亮的200多亩滴灌管网基本铺设完毕。一排排绿油油的玉米苗已经有10多厘米高,玉米地里整齐排列的滴灌管网能保证每一棵玉米苗“有水喝”。
电力的支持让彭亮的农场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村里电力充足,农场引入滴灌设备,既能减少水分的蒸发,也能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彭亮说,使用传统灌溉方式,每亩地要使用大概200立方米的水,而使用滴灌管网的用水量不到60立方米,比传统灌溉节水70%以上。
胜利村规划的核心是“因地制宜”,紧邻公路的区域集中规划乡村旅游项目,而灌溉条件较优的地区,则作为蔬菜和优质粮油作物种植区。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是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任务,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2022年,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推进胜利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增变压器4台,组立电杆244基。新建改造绝缘化高低压线路12公里,改造下户线6.2公里,很好地满足了该村4个蓄水池、8个提灌站用电,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需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电力引擎”。
“村网共建” 供电服务快速响应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后,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携手游仙区政府探索建立“电管家”+“网协员”的“村网共建”农村电力服务新模式,胜利村的供电服务响应速度也成倍提升。
赵蓉是胜利村的党委委员,也是村里的“网协员”。2022年,村里实施农网改造项目,从规划、树障清理到工程施工等环节,赵蓉全程参与,与“电管家”协同配合,确保了工程按时完成。
“村网共建”试点成功后,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又协同政府联合交通、公安等部门,不断拉“新朋友”进入这个“朋友圈”,积极促成包含水电气邮路通警等要素保障的“四员合一”“多网融合”。
截至2023年2月,该公司完成仙鹤镇洛水村、新桥镇胜利村等4个便民服务示范点创建,主动将供电服务网格融入基层政府网格,延伸乡村供电服务渠道,推动解决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