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4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05日 返回该版首页

川渝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 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

川渝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

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

□本报记者 赵蝶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探索建立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主体联动等机制,协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枢纽。

《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区域发展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共29项具体任务。呈现四大特色亮点:一是紧扣“融合”和“共建”两个关键,着眼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有效路径,着力推动川南渝西地区建立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主体联动机制,在跨省级行政区融合发展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强化产业和创新两个支撑,立足川南渝西地区老工业基地和西部职教高地的基础,着力推动川南渝西地区重点产业全链条布局、集群化发展,促进科教资源整合提升、集成转化,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是突出开放和合作两个优势,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优势,着力推动川南渝西地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南向开放门户枢纽,构建联动西部、联通全国、链接全球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四是抓住生态和民生两个重点,注重保护和巩固长江上游生态本底,更好整合区域公共资源和传承发扬特色文化,推动川南渝西地区构建“一廊四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多层次、跨区域的公共服务网络,加快打造“近悦远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川南渝西地区发展条件优越,是成渝地区除重庆成都双核外区位优势最明显、承载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的区域。四川将川南地区定位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重庆将渝西地区定位为全市工业主战场,凸显了川南渝西地区在两省市区域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引领下,川渝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川渝两省市联合制定总体方案,并争取国家层面指导支持,共同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对支撑两省市高质量发展,乃至从全国层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经济发展能级和水平,加快形成带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对成渝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助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三是有利于创新区域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有效路径,为跨区域融合发展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