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月亮
张晓天(四川南充)
昨天小孙女到了她外婆家,今天就感觉有些清冷。
老婆也不像往天那样,多早就起来做早饭,而是躺在床上,懒懒地睡着,好像没有做早饭的意思。
外边下着雨,我来到书房,依在窗边,听风听雨,像是一曲宁静、清冷的古筝旋律划过心际,多少有些凉意。于是,我打开音响,一曲钢琴版的《雨的印记》环绕在书房里,也算有点慰籍。
被吵醒的老婆,有点不高兴地来到书房,冲着我愤愤的说:今天是中秋节,你又不上班,一大早就折腾得不得了。老婆这一说,才提醒了我,今天是中秋节,之前真把这个事搞忘了。空空的房只有老婆和我,觉得还是清冷,今天不像是中秋节。
童年的中秋,是我的最盼。记得那个时候过中秋,爷爷在山上砍来芦竹,把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碓窝里冲,然后把冲好的糯米加上白糖和一些豆粉,做成大小不等的月饼,用簸箕晾晒起来。到晚上,圆月挂在天上的时候,奶奶就把簸箕中最大的月饼端出来,放在院坝的供台上“祭月”。那个时候觉得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自己的心里也好像是装上了一轮圆月,透明清亮。也不知道大人们究竟在干啥,只是觉得每年过中秋的时候,大人们都要这么按部就班地去做。后来,才慢慢有些明白,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祭祀仪式,是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怪不得,爷爷奶奶是那般的虔诚。
在老家过中秋已成为了记忆。冲糯米的碓窝还在,爷爷奶奶却走了;供月神的祭坛还在,爷爷奶奶却不在了;老家的老橙树还在,老院却坍塌了。磨盘被瓦砾盖住了,转不动的是思念,转动的却是飞快的日子。他们已经走了些年成了,我每次回到家乡,看到此情此景,都百感交集,阵阵心酸,总是些记忆在这里久久的搁浅,寻找的童年往事,再也没有影子了,再也听不见爷爷奶奶站在院坝里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了。他们走了,我心中的月亮就再也没有圆起来过。
这些年的中秋,内心一直没有舒坦过,爷爷奶奶走了,母亲也去世了,中秋的月,总感清辉意冷。越到中秋,心里越凉。那种“望断明月泪,秋思尽染尘”的情绪油然而生。记得那些年和母亲一起过中秋,母亲总是买回许多的月饼,在朗朗的月光下,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吃着月饼,喝着母亲自己酿造的桂花酒,月光融融,其乐融融。这些已成过往了,母亲酿的那坛桂花酒还在,月亮还在,母亲的音容笑貌还在,母亲却不在了。母亲不在的这些年,父亲也是郁郁寡欢,心中总有说不出的痛和思念。有时候,和父亲的交流,就是倒上母亲酿制的桂花酒“把酒问青天”,低头倍思亲。
今天又是中秋节,雨一直在下,老婆看得出我此时的心境,她没有打扰我,只是给我换了一首曲子《星雨心愿》,淡淡的忧、淡淡的思念、淡淡的情绪在音乐里流淌,我坐在书房里,凝目如泪的雨,静听如诉的风,静静地融入了这个清静的中秋时节中。
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岁月也会带来许多的希望。今年的中秋尽管较为冷清,但和前些年相比,那是温暖了很多。最高兴的是,我们家添后了,小孙女楠煕出生了,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她的天真比洁月无邪,她的笑容比圆月婉约。她的到来,我心中那轮有些残缺的月亮,也开始慢慢圆润了起来。
老婆做好了早餐,叫我吃饭,我走出书房,老婆笑盈盈地对我说:我们还是要过一个浪漫的中秋。一会儿,老婆端来了月饼,点了支蜡烛,开了瓶红酒,这个场面还是好温馨、好感动的。老婆说:我们今天到老爸那里去,晚上陪老爸赏月!再喝妈酿制的桂花酒,再把小孙女在她外婆家的视频放给老爸看,他一定会很高兴的。老婆想得真周到,一股暖流漫过心里,今年的这个中秋还是很有味道、很有意义的。
岁月总是太过匆忙。人,也总是在沧桑历程中经历着悲欢与离合,尽管此事古难全,但让岁月释然过的那些笑、那些痛、那些爱依然温柔地开成了一朵朵小花,留下了最香的情、最浓的爱和最暖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