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桥流传着三国故事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成都市洗面桥街,起于浆洗街,止于永丰路,长800米,宽15米。此街得名于街旁曾被称为“瓦子堰”的小河上一座名为“洗面桥”的石板桥。随着成都的发展,很多街道和桥已经被埋没,洗面桥便是其中之一,但和街道有关的传说却一直在流传。
记者从成都市武侯区地志办了解到,洗面桥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重修,1924年再次修补。至于这座石板桥何以被冠名“洗面”,一说源于刘备祭奠关羽的故事。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在当阳被东吴所害,身首异处。刘备只能将关羽的衣冠迎回成都,在成都南郊为关羽修建衣冠庙和衣冠冢以示纪念。每逢节日,刘备都会率领部众前去衣冠庙祭扫,经过洗面桥时,总要在这里下马,于桥下洗面整冠以敬亡者,洗面桥因此而得名。
从万里桥顶气势宏伟的高架桥上驱车南下,闯入视野的浆洗街、洗面桥街已是宽阔的六车道,林立的高楼大厦,如织的车流,全然不见旧时踪迹。现在的洗面桥,已经不再单单指一座桥,而是一个片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洗面桥街的西边是西南民族大学,紧邻武侯祠横街、浆洗街。从洗面桥街到人民公园和宽窄巷子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老洗面桥还在,现在大概有1800多岁了。随着岁月流逝,曾经的洗面桥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所见到的是仿制的青砖石桥。桥上还刻着与三国有关的故事,让这座新桥看起来有几分历史的印记。人们为了纪念三国这段故事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原洗面桥遗址上修建了洗面桥文化广场。现在的洗面桥文化广场,已经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的休闲场所。生活在附近的居民,闲暇时就会来这里转转,或是小坐,或是练舞,也有带孩子的。而广场上除了一眼就能看到的雕像,还有书亭——两味书屋,可以让人自由选择看书。临街的马路两旁有黄花风铃木。春天的时候,洗面桥街就变得异常美丽,盛开的“黄精灵”让这条街充满了活力。
洗面桥因为有了三国故事而生动,生活在这里的人,多多少少对曾经有过怀念。洗面桥的街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然也就有了很多故事。走在洗面桥片区的街道上,你会发现有街道边的墙壁上几乎都有与三国故事有关的壁画。其中,洗面桥巷令人同样印象深刻。这个巷子在洗面桥横街往西走的一个岔路口,长530米,宽16米。石碑上的柱子雕的是青龙,简介则告诉所有来这里的人,这里原来是青龙村,青龙象征着吉祥。洗面桥巷同样是一个很老的片区,越往里走就越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到了旧集市。路的一边是摊贩,另一边的墙上刻着三国壁画。巷子里的房屋与繁华丝毫不沾边,可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烟火气,如同刻在墙上的故事,即使没人留意,也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