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副刊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07日 返回该版首页

老屋和炊烟

老屋和炊烟

杨明强 /图

故乡的老屋,就在金银寨下的清水湖畔。它注定是我行走一生的圣地。因为,它既是我的祖籍地,发源地;也是根,是故土,更是我魂牵梦绕的心灵净地。

记得前年九月下旬,本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却遇到了一个秋雨绵绵的上午,我们一行5人依旧如约冒雨前往,回故乡观乡景,闻乡音,悟乡情——

驱车经过一段与“千里渠”并行的乡镇公路,一条新建成的宽阔而靓丽的双向6车道的旅游大道扑面而来,“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大牌匾映入眼帘,格外醒目。

带着惊喜和欣慰,我下意识自动放慢车速,慢速车游观光。经过一公里多笔直的旅游大道,左拐上山驶入了环湖旅游观光道。一路上,大树林立,苍翠欲滴。平整的水泥路蜿蜒前行。远远望去,汪汪一碧的清水湖浩瀚壮观,湿地公园的栈道已隐约可见。

抵达停车场后,我们带着不断增强的兴奋感与喜悦劲,纷纷步入绿荫里,走下湖中栈道,由西向东,信步观赏,大家还不时盛情赞叹清水湖的大美。

其实,行进中,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这湖清水,正是我的祖籍地——营山县清水乡金银寨下的老银村。以往,这里湖面开阔,水位较高,明净的绿水,汪汪一碧,渔船三两只,点缀山水间。而青山绿水的静谧,与过往船只和渔民撒网捕鱼的动态,正好形成了一幅动静交织的天然画图。

曾记否?这里,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了遐迩闻名的“千里渠”。

老屋门外的清水湖,实际上是一座大型水库。早在1957年,全县组织数万群众大兴水利,修建清水水库,开凿千里渠,打造成了连通10多座中、小水库的蓄水工程,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自流灌溉的“千里渠”灌区。清水湖水域面积数万亩,蓄水3760多万立方米,地跨清水、青山、福源三个乡镇。除了保障全县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外,它还通过“千里渠”流经20多个乡镇,灌溉26万亩农田,为农业大县的水稻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作为川陕革命老区之一的营山县,幸福水库的清水湖,凭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一流的湖水资源,通过因地制宜的总体科学规划,建造了环湖公路,建成了湖上栈道、休闲长廊和观光亭,建好了连接青山和清水两岸的大型浮桥。同时,还调低了水位,在低水位区域种植了枫树、水杉等树种和各类水草植物,增投了多种鱼苗等。再通过蜿蜒延伸、长达数公里的木质生态栈道,将金银寨下的湖畔四周连为一体。

这样,从金银寨到何家梁,从四方寨到大柏坡,在四周高山森林的簇拥之下,浩渺丰腴的清水湖面上,吸引了更多的野生白鹤、野鸭等数十种飞禽鸟类。同时,自然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水资源,也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踏春赏花,消夏游泳,秋游野炊,冬观捕鱼等。一年四季,观光和休闲的游客,从未间断。

如今,清水湖已成为惠泽营山人民幸福生活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革命老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那天,我们打着雨伞,漫步栈道上,流连湖水边。俯视着水面、水草,但见鱼儿游弋竞自由;稍远处,云水相连间,白鹤与水鸟齐飞。目睹这样的真实场景,与理想的人间乐土的境界简直如出一辙。再加上,置身湖面的烟波上,又沐浴在朦胧秋雨中,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这反而让此次故乡之旅平添了几分浪漫和诗意。大家都不禁喜出望外,怡然自得。

驻足栈道的中心位置,对望在水一方那郁郁葱葱的金银寨,记忆中老屋的影子和祖坟总在我脑海萦绕。此时,乡愁、乡情、乡恋,齐涌心头,复杂的心情与心境,令我沉默良久,思绪万千——

30多年前,回到故乡营山,回到金银寨下的清水湖,总会看到我家老屋的房顶升起袅袅的炊烟,一幅岁月静好的《归田园居》意境的天然画图,横空出世,她的绝美程度,真可谓超越万水千山,胜过万语千言。

而如今,与时俱进的新农村,厨房的灶台下,蜂窝煤、液化罐和天然气,相继取代了“柴火烧”,山水相拥的画图里,那竹林掩映下的美轮美奂的老屋,已不再有袅袅炊烟;同时,老屋也因长辈相继离世,后生升学就业外地定居后,20多年无人居住和打理维护,日渐风化和蜕变为茂密的竹林和树林。自然,老屋和炊烟,已经不复存在,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

秉承家族多年的传统习惯,春节前夕,我们总会举家从省会成都回到故乡营山,与父母团聚。遗憾的是,去年盛夏,年逾八旬的父母相继离世,导致县城的家已没有家的感觉了。

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出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都去了,哪还有家可回?有的,也只是无尽的哀思和真诚的怀念。

记得少年时,总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背着满满的行囊,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回归清水湖畔的老屋,家族大团聚,四世同堂,共享天伦。

记得中年时,总是携妻带女,从省城回归故乡营山县城,与父母、弟妹欢度新春佳节。

而今花甲季,想到故乡县城人去楼空的住房,归与不归,离愁别绪,忧郁,犹豫,一切尽在无言中——

时下,记忆中清水湖畔的老屋和炊烟,已铁定的不复存在;现实中营山县城的住房,也因父母的离去而形同虚设,我竟变成了真正有家不忍归或无家可归的异乡游子了。唉,不回也罢,他乡就地过年吧,他乡也是第二故乡啊!然而,脑海中,故乡清水湖畔的老屋,尽管不再有袅袅炊烟,但清水湖上生生不息的浩渺烟波,却永远荡涤在我的内心深处。

啊!时空中老屋和炊烟,永远将铭刻在他乡游子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