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耕”高质量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做强公用品牌 引领乡村振兴
□杨潇天成 本报记者 李祥
崇州,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乏文人墨客的驻足。陆游、杜甫、王勃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了璀璨诗篇,崇州传承着古风、古韵、古貌的厚重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雪山、森林、温泉、大熊猫、古镇、湿地等多样风情。走进崇州,既能感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也能看到鸡冠山森林公园大熊猫保护区的别样景色,更能感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田园风光和农业文化。
北纬三十,崇农尚耕。崇耕,来自水源保护地的农业品牌,是依托于崇州市优越的自然环境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崇耕”两字含义深远,“崇”为崇州的崇,亦为尊重崇尚的崇。“崇耕”两个字不仅指“崇州造”农产品,同时也寓意着崇州人重农、爱农,把农事发扬光大之意。崇州市依托“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的成功创建,制定了涵盖生产、加工、品牌维护、服务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用标准托举崇耕品牌的高质量发展。
2018年开始,崇州市以《“崇耕”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为指导,开展崇耕品牌准入、管理和动态监管。现已准入了稻虾藕遇、小亭米、寸金蕛、健生堂、艾诺米等企业品牌9个,涵盖了隆兴大米、崇州蜂蜜、崇州枇杷茶、崇耕匠造和崇州非遗等5大类产品。“崇耕”凝聚了崇州企业力量、品牌影响,助力着崇州的发展,演绎着崇州的美好未来。
作为“中国油菜蜜之乡”,崇州蜂蜜以“健生堂”系列蜂产品为代表,用匠心与爱心酿造出蜂蜜、蜂花粉、蜂王浆等优质蜂产品。“健生堂”蜂蜜品牌也成功入选“首批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先后荣获“中国蜂花粉行业领军品牌”、中国“国民好蜜”金奖产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成都市对口支援阿坝州甘孜州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健生堂”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不忘履行社会责任,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蜂农”联农带农模式,在助农增收、对口援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崇州枇杷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枇杷茶是崇州市独有的珍稀茶种,早在宋代就被作为贡品,进贡朝廷,“龙门贡茶”之誉流传至今。在国内外各大展会中,广受好评。崇州市作为“中国枇杷茶之乡”,现有枇杷茶千年古树50余棵,百年以上老树1000余棵。近年来,发展成效同样显著,新增台地茶园4000余亩,总产值1.28亿。
崇耕匠造“艾诺米”米酒,选用鸡冠山的天然泉水,选取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的精品原料,融合现代酿造技术,酿造出独特的崇州味道。
在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土地肥沃,人民辛勤的地方,孕育出了隆兴大米这一崇州稻米农产品的核心产品,隆兴大米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十万亩高标准良田,稻渔综合种养,活水蓄养出天府好米,川米新风尚在这里起航。
历史悠久的道明竹编、怀远藤编为植物赋予人文的含义。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道明竹编,有着1800年历史的怀远藤编,均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道明与怀远分别获得了竹编之乡和滕编之乡的美誉。以道明镇为中心的竹编产业区,竹编从业人员4000余人,2018年竹编产值超6000万元。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远销海外,出口美国、日本、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怀远竹编自自然而来,用根根交织的藤编,讲述了千年传承的匠人之心。百炼藤编终成器,以其精美的作品,赢得了世人的青睐。年产值已突破4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崇耕”演绎农业文化,匠心助力崇州发展。崇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欢迎大家来崇州走走看看,看看这个酿造天府好粮、天府好蜜、天府好茶的美丽地方。“崇耕”用标准托举品牌、用品牌诠释质量的步伐从未停歇。在未来,将继续以“标准化+品牌化”高质量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向新时代乡村振兴交出一份崇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