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乡村振兴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12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广元羊木镇: 做大“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

四川广元羊木镇:

做大“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

□刘旭 张涛 本报记者 魏彪 文/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蔬菜基地,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各种各样的蔬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村民乔大满和大伙儿正忙着在大棚里除草。“近年来,村上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本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大伙儿的收入。”乔大满高兴地告诉记者。

新山村海拔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给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此,该村从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入手,共流转土地400余亩,并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500余万元,新建钢架大棚3万平方米,引进四川粮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共发展小西瓜、小番茄60余亩,栽种甘蓝300余亩。

一株株新栽的蔬菜苗在微风中摇曳,长势喜人,四川粮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小林一边查看菜苗长势情况,一边告诉记者:“根据目前市场情况,甘蓝年产值70万左右,小西瓜年产值100万元左右,小番茄年产值70万元左右。”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更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新山村立足自身实际,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业主招引,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让村民“钱袋子”更鼓,村集体“家底儿”更厚。“以前土地都是各种各的,现在流转给公司统一管理,不仅村上的环境变美了,我们的土地更值钱了,收入也增加了。”新山村村民潘秀华说,她在产业园务工,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用,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截至目前,新山村通过“业主+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共引进业主4家,通过租赁大棚、土地流转等方式今年预计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