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教育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14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宋鑫 唐黛丝 本报记者 李鹏飞

近日,2023年德阳市旌阳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暨旌阳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启动仪式在德阳七中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新途径。旌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敏出席活动。

活动中,袁敏为旌阳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旌阳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授牌;区教育局负责人为5个专家团队授牌,并颁发团队负责人聘书;区关工委、区卫健局、区妇联、专家团队代表分别就如何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唐安奎以《家校社协同构建学生健康成长支持体系》为题进行了讲座。

袁敏强调,各部门、学校及家长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协同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部门合力,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家长科学育儿观念普遍提升,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区域协同育人水平显著提升;要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力量,按照“政府统筹、部门推进、家长社会参与、学校创新、学生受益”的总体要求,构建全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网络;要创新举措、共同参与,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多元化社区家庭服务项目、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浓厚氛围,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相结合,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及时报道各类亲子活动、社区服务等,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旌阳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旌阳区将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力度,进一步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合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同育人模式,汇聚多方力量,畅通各方沟通,依托强大制度保障和完善方案指引,构建起旌阳区更加和谐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旌阳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旌阳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