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供销社:
夯实党建基础 力促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丁明海
今年以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供销社抓党建促发展,主动融入全区“三化联动”战略布局,立足“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重点在“拓展乡村优质农产品供销体系”上做文章,全力推进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履职尽责 夯实党建基础
结合2022年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两手抓”巩固成效、促进提升。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三级五岗”责任制、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工作责任制等基本制度,以上率下、狠抓落实;强化组织观念,着力解决企业支部“作用边缘化”问题,重点跟踪督导“党建工作”写入直属企业《公司章程》执行情况,从操作层面夯实党对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
转变观念 凝聚干部力量
一方面是强化教育引导。坚定“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属性,狠抓党性教育与作风建设,突出供销文化传承,积极打造“便民供销”党建品牌,着力提升系统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是强化制度建设。以最新公布的《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条例》为工作导向,加快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着力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企业预算、选人用人等基本制度以及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打好党建引领发展的基层基础。
把握方向 推进产业发展
市场经济下的现代化企业建设方向。积极筹划组建雁江区供销集团公司,拟采取“内部整合、社会资本参与、人员外聘”等方式,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打破基层社企“散、小、弱”瓶颈、破解管理人才缺乏难题,重装上阵,逐步规范现有企业经营管理。扎根农村的网络化布局方向。在新建并挂牌5个村级基层社的基础上,计划今年在小院、东峰等镇试点,搭建以农资保供、农产品销售为主的村级供销综合服务平台,逐步构架起“多站合一”、覆盖镇村两级的供销网点布局。助农增收的项目化运作方向。依托供销社投资新建的2个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夯实农机服务队等专业队伍力量,深入开展土地托管、农机作业、技术支持等社会化服务,争取今年服务总面积达1万亩。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做强重点项目,持续投资以“红薯产业园”为核心的祥符为农服务中心和以“水稻标准化育秧”为核心的丹山为农服务中心。依托“技术优势+综合服务+统购统销”模式,提振农户种植信心、实现助农增收,力争今年红薯线上线下销售达1000万斤,水稻栽插面积达2000亩。内外联合的整合化发展方向。对内主要是上下贯通,强化与省社下属企业棉麻粮油公司的合作,争取承接其水稻秧苗、农机服务等项目。强化与省社下属老邻居商贸连锁公司的合作,在全市已建超市网点14家的基础上,力争今年新开门店5家。强化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同时领办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基层供销力量。对外主要是纵横联合,加强与省农科院等技术单位的合作,以“川雁红薯”品牌为依托,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构建自营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新模式。以物流配送体系为突破口,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日用品、农资产品销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