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
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核心提示:
正是人间四月天,走进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蓬勃兴旺,镇村环境宜居宜业,商贸文旅活力四射……从中,我们触摸到了城旅融合发展的强劲脉搏,看到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劲态势。
追赶跨越发展 壮大综合实力
全镇财政收入实现3388.12万元;规上工业生产总产值实现2768.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67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700元……去年,普顺镇用优质的发展清单,证明了镇域实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普顺镇切实在项目建设上攻坚克难,去年招商引资项目落地3个,新开工项目3个,完成迎风湖至金华山沿山路建设、普顺滨河广场改造、新桥磨滩东风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等8个项目,启动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示范项目(普顺段)、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工程、迎风湖环湖路硬化等项目5个。
同时,商贸文旅蓬勃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3.62亿元,新增商贸企业97家,商贸个体193家,新建长柏村电商示范平台,进一步提档升级金华山民宿、露营基地、迎风湖度假村。
“今年,我们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尽快把规模做大、结构做优、特色做足、地位做强,持续谋划康养旅游,活跃商贸文旅消费,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普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以项目大突破,推动普顺大发展。
做强特色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
全镇推广优质水稻种植20000余亩、水稻制种面积3200亩、油菜种植9000余亩,发展油樟、沃柑、蔬菜、纽荷尔脐橙等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达到3000亩以上,肉、蛋、菜、果、水产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产量稳居全县前列……去年,普顺镇农业规模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普顺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聚力“一村一品”建设,去年建成迎凤柑橘采摘休闲旅游观光园,东风村高山大米达到万斤以上,长柏村土鸡蛋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着力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普顺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镇积极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打造万亩级水稻制种小镇、万亩级油菜种植小镇,实施万亩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万亩级国家储备林建设,推动万亩级精华山森林旅游开发,围绕龙溪河产业大道等地理标志布局绿色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粮油及稻油制种等产业。着力推进“两品一标”申请认定,宣传推介高山大米、长柏土鸡蛋等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打造示范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为完善农业基础,提升机械化水平,去年普顺镇建成长柏村冷冻冷藏库和迎凤村水稻制种配套设施,完成大顺场龙溪河左岸水毁河堤修复以及迎凤村药材基地抗旱提水项目,并新硬化一批村级农业生产道路,整治一批撂荒地。今年以来,该镇积极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成片规模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力争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6%以上。
扮靓生态环境 提升镇村“颜值”
没有乡村的美丽,就没有乡村的振兴。
去年,普顺镇积极推进大顺—普顺五沿路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及迎风湖环湖路工程建设,迎风湖-金华山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带、龙溪河沿村生态经济示范带等示范建设成效显现;对6个村开展乡村治理积分推广运用试点工作,凤林村荣获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
今年,该镇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改造普顺场镇—迎风湖、杨家垭口—李家湾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建设,计划完成灯亮安装1000余盏。持续推进燃气下乡,管道天然气行政村(社区)覆盖率力争达到95%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小镇,是普顺镇人的集体构想。
“我们坚持全域统筹、基础先行、村镇融合,推进农村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形态功能,提升农村山水‘颜值’和人文‘气质’。”普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坚持精准规划布局,推进普顺、大顺集镇有序发展;坚持精细强化管理,推进“八个一”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维护良好的村镇卫生环境。
为实现生态宜居,普顺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该镇严格落实“林长制”,森林覆盖率达46%以上;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落实“河长制”,龙溪河普顺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河流断面考核位居全县第一。
当前,普顺镇正奋力争当全县乡村振兴排头兵,坚持以产兴镇、以镇带村、推动镇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高地、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普顺”,全力绘就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好图景。
特约记者 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