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准扶贫审计
助力脱贫攻坚
——书评《精准扶贫审计评价及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陈汉文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积极开展既定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审计,2015年审计机关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基于这个背景,王帆教授于2018年中标国家社科基金《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耦合机制研究》,并在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专著《精准扶贫审计评价及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该书研究发现政策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治理会影响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阶段的转型决定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职责的转变。
第二,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实践路径包括审计机关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以及提升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包括建立重大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组等;审计实施阶段包括建立进一步现场审计确认风险点等;审计报告阶段包括提交整改征求意见书等;审计提升阶段包括推动容错纠错机制执行等。
第三,国家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资金、项目、政策、体制机制和重大违法违纪等。基于“审计揭示”角度构建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应囊括资金使用体系、项目建设和运营体系、政策落实体系、体制机制运行体系等;基于“审计整改”角度构建的审计机关监督绩效评价理论指标体系应囊括资金使用审计规范体系、项目建设和运营审计优化体系、政策落实审计纠正体系、体制机制审计完善体系等。
(作者系南京审计大学内部审计学院名誉院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会计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