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善治结硕果
彰显和谐宜居底色
□本报记者 胡斌 嘉月 文/图
编者按
成都市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试点工作三年来,蒲江县各镇(街道)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思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批具有蒲江特色的创新实践。即日起,本报推出“【试点这三年·市域社会治理掠影】”专栏,充分展示试点工作中的显著成效,推广成功做法,敬请关注。
“花涧藕塘”网红打卡点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藕塘村幅员面积8.93平方公里,辖村民小组12个,总人口3300人。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藕塘村通过创新“藕塘平安团”专群联动守护家园平安、深化“村民说事”防范化解基层矛盾、聚焦“综治中心+慧眼工程”补齐治安防控短板,和谐宜居善治底色更加彰显,被评为成都市“平安示范村”。
“藕塘平安团”守护家园平安
新村居民自发承诺加入“平安团”,参与新村和果园轮流夜间巡逻守护,包村民警加强指导培训、带领巡逻,联合开展隐患排查、矛盾劝调、治安防范等,织密新村全天候巡逻守护网络,“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成为村民自觉。今年以来,排查安全隐患27处,规范新村秩序40多次,排查化解治安隐患12起。
“村民说事”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定时说事、遇事说事、双向说事相结合,依托“民生信箱”“民生微信群”“群众工作之家”“说事亭”,开展村务公开、产业引导、政策法律宣传,采集群众诉求意见。个人诉求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本人,公共事务办理结果通过“回音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目前,通过说事宣传政策法规32次,印发宣传资料800份,收集处理群众诉求38条,化解矛盾纠纷19件。
“综治中心+慧眼工程”
补齐治安防控短板
健全《综治中心工作职责》等制度,实现基层警务、矛盾调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多功能合一”。强化联网应用,建设“雪亮工程”10路、“慧眼工程”190路、小区监控50路,实现与公安指挥中心、智慧治理中心、防汛指挥中心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视频共用。村级综治中心投用以来,服务社会治安9次、防汛抢险5次、居家老人10人次,协助社区矫正对象管理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