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乌杨街道: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忠县乌杨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到青岭社区指导工作
乡村振兴是造福于民、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重庆市忠县乌杨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乌杨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和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资源加工、文旅融合三大特色品牌,全方位打造忠县乡村振兴的乌杨样板,实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成功接轨。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拓展乡村振兴渠道
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汇节点上,乌杨街道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乌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把乡村振兴作为开新局走新路的核心任务,用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跑好这场乡村进化的接力赛和耐力赛。用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和更加健全的政策“软环境”,加快补齐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三大短板,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几年来,乌杨街道争取项目资金1936万元,用于实施土地整治、生产便道和产业连接道等项目建设,现已完成高标准农田整治5000亩,新建生产便道13.2公里,新建产业连接道8.6公里;争取1000多万元新修建了文峰社区、五岭社区、黄谷社区、沿溪社区四个便民服务中心,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强健的产业筋骨和组织根基。
乌杨街道坚持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立体种养、循环发展”,建成“5+X”的特色产业体系,即以柑橘、脆李、绿竹、高粱、面条为主的5个本地特色产业,组合多个小而精的高效产业,形成“农户+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企业+科研院所”的完整产业生态。现已建成柑橘果园15000亩、高粱5000亩、绿竹5000亩。依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种植和改良太集青脆李500亩,庙塘花椒300亩,兴合藤椒300亩、莲藕200亩,上坝杂交构树300亩,将军蔬菜500亩等。依托产业特色发展健康畜牧业,年出栏肉牛1000头,高寨绿壳鸡蛋年产销7万枚,团结肉鸽年销40000只,杨峰黑山羊年出栏300只。围绕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在高寨、团结建成生猪养殖单元14个,年出栏生猪1.4万头。
凭借农业特色资源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在持续巩固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乌杨街道致力打造4大加工产业,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利用旺盛的市场需求倒逼农业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依托忠州酒业等龙头企业,唱响“沿河两岸走,好喝不过乌杨酒”的产业名片,整合乌杨酒业、将军坊等15家酒坊,倾力打造重庆白酒小镇;依托“孬火药”“晏眼镜”等33家面条加工企业,打造乌杨面条基地,实现了面条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和商业化的提档升级;以入住市级特色工业园的鲜果集公司和万亩柑橘基地为依托,扩大新橙元NFC橙汁生产加工一体化,实现了产业的补链延链;立足瑞竹公司5000亩绿竹基地,加快瑞竹竹纤维环保餐具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助力乌杨纤维环保餐具畅销国内外。
同时,该街道充分利用山水自然优势,将文旅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使传统乡村变成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情和精神原乡。以兴合、团结、高寨、青岭为主线,打造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完善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让乡村风情变成农文旅融合的“钱景”。2020年11月“七彩童梦乐园”开园获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专题报道,累计吸引游客5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34个,带动周边餐饮业、住宿业生意火爆,营业总收入达200万元。青岭社区“七彩童梦乐园”不仅成了城乡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也是城市居民安放乡愁的精神原乡。据了解,该街道已成功招商重庆途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打造“七彩童梦乐园”,在景区新增航空滑翔、跑马、射箭等项目,助推“七彩童梦乐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
当前,乌杨街道正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倾力打造产业引领型、文化兴盛型、生态宜居型、乡村善治型、改革赋能型的乡村振兴样板工程,让乌杨在乡村振兴中扬帆远航。
通讯员 熊康林 袁青桦 特约记者 许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