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路:
推门就是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提起成都市大业路,就会想起盐市口商圈、东大街商圈。成都最热闹的商圈街道,大业路总是被囊括其中。
先说从大业路到牛王庙的东大街商圈,这里是成都人流汇聚的中心。从老的网红餐饮店,到后来新晋人气餐饮店,东大街一直都是成都美食街的鼻祖之一,一代代“网红美食店”在此地聚集。而大业路俨然成为了春熙路、IFS国际金融中心、晶融汇、太古里的过渡街道,更成为传统春盐商圈和新兴攀成钢商圈的枢纽。
大业路,不过五百步的距离,却商店林立,假发、内衣、箱包、美容……每家店都把货物堆到天上,价格牌不是写着“特价10元”,就是“处理价5元”。这条百货小店组成的街道,可以找到各类日常用品:帽子手套、香皂木梳、眉笔发卡、杯盘碗盏、文具日历、针头线脑……窄窄的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卖什么的都有。商品很多都是一两元,在这基础之上还可以再议价,讲不过摊主的就把东西放回佯装要走,摊主就会按套路喊你回来:“姐,不要走,过来说嘛,你说好多钱就好多钱,我今天才开张,便宜卖给你了!”
再往前走一点,是人民南路、梨花街,中间夹着书市。这是学生们常去买资料、买小说的好去处。一楼是教辅,二楼是杂志小说,品类齐全,价格实惠。书被一捆一捆摞在地上,走过就能闻见一股纸墨香。
大业路周边,不像常规意义上的市中心。对新一代的成都人来说,大业街更像是一个陌生的街道。街边曾经热闹非凡的小店样式跟从前一样,只是老板无心招徕过路的客人,几个老板约在路边聊天。只有零零星星的几家小店,依然敞放着热烈的音乐,提醒偶尔经过的客人,这里曾承载着一代成都人的记忆。
但属于大业路的历史,永远无法被取代。近几年,春熙路街道盐市口产业社区示范建设,实现了“推门就是美好生活”。据了解,盐市口社区以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党建联盟等活动方式,建立了政企双向互动、各类市场主体紧密合作的发展治理机制。根据商圈楼宇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在物资大厦打造了多功能叠加的服务平台——盐市口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提供政务、法律、创新创业、文化、健康等服务,有效满足辖区企事业单位、职业工作者、居民群众的不同需求,收获了众多好评。优秀的经验迅速被复制推广,以盐市口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蓝本,盐市口社区在楼宇大厦内建立了楼宇党群服务站以及“众享汇”“春熙夜话”等21个党建联席会,初步构建起上下联动、责任清晰、系统发力的产业社区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