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供销社:
创新“三社”融合
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王贵 本报记者 丁明海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供销社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步伐,认真践行为农服务宗旨,主动作为、勇于创新,为农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推进综合改革,恢复为农服务能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有效化解了磷化公司和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开门开放办社,引进社会能人,组建了8个惠农基层供销社、2个村供销社、39个庄稼医院和农资服务网点,为农服务能力得到恢复发展。
夯实传统业务,做实社会化服务。组织惠农供销社及成员单位,利用资源和网点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供应、机耕机种机收、统防统治、土地托管、农产品代销等系列服务。2022年,供应化肥1.2万吨、农药44吨、农膜58吨,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5万亩(其中土地托管2万亩),代销榨菜、水果等4108吨,已成为乐至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创建公用品牌,引领农产品销售。为更好服务“三农”,2020年该社自主创建“乐滋乐味”农产品公用品牌,组建益乐公司推广运营,并探索构建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运营模式。目前,以益乐公司为依托,发展协会会员42个、种养基地14个,带动农户(种植大户)45人,基本涵盖了全县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同时利用“乐滋乐味”品牌主动对接“832”平台,将县内96个脱贫村的蔬菜、水果及有扶贫商标的农产品纳入“以购代扶”采购范围。2022年,利用“乐滋乐味”品牌销售乐至特色农产品1200余万元。
拓展销售渠道,做活商品流通。创新流通方式,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大佛惠农供销社与成都天投中央厨房、益民集团、文轩宝湾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农产品销售协议,拓宽销售渠道;自建蔬菜批发中心1个(成都土地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批发点1个(双流白家海吉星蔬菜批发市场),畅通成都销售市场。覆盖城乡、联结省内外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基本形成,2022年该社累计销售乐至农产品7000余吨。
创新“三社”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全面融入乡村振兴,该社在石湍镇朝阳店村探索“供销社+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由石湍镇惠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发起成立村供销社,组建了由“土专家”“田保姆”组成的社会化服务队,利用供销社综改项目资金购置了收割机、插秧机等农用设备,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周边农户提供产业管护、农机服务。2022年,村供销社开垦、整治撂荒地120亩,种植油菜、水稻95亩,管护李子300亩,实现产值9.4万元,村集体股份分红1.5万元。该县“三社”融合发展模式得到上级社的肯定,并在资阳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