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碧水寺归来
文物面世,碧水见天。四川绵阳千年文物古刹碧水寺终于开放了,从2023年3月1日开始,碧水寺全年免费开放。
3月1日下午五点过,我来到碧水寺前,门还是关着的,但大门旁的店家告诉我:“碧水寺在今天早晨就开园了,下午5点闭园……”再往前走几步,就看到了立在侧门口的一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中间刻着大字“碧水寺摩崖造像”。
3月2日中午,我穿过那条车水马龙的街道,又一次来到涪江岸边绿荫掩映着的几座阁楼前,这便是绵阳家喻户晓的碧水寺。不想费力去下石梯,我仍取道碧水寺大门旁边茶楼安装的电梯入园,几经周转,来到碧水寺下面,静静流淌的涪江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沿着涪江岸边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3层楼歇山式的观音大殿。“碧水寺摩崖造像”的金色铭牌就挂在殿门旁,殿内正对着大门的崖壁上,有着密密麻麻的石刻和摩崖佛像等。
这就是“碧水寺摩崖造像”,这殿内的摩崖造像25龛和《般若金刚波罗密多心经》开凿于唐代贞观初年,造像题材有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西方三圣等,是四川地区重要的唐代初期摩崖造像,也是碧水寺的镇寺之宝。殿内那尊石刻圆雕立像,是唐开元年间所立,其神态安详,姿态端庄,是不可多得的唐代佛教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我又沿着石梯攀至高处,环顾碧水寺园内草木茂盛,层台耸翠,参差曲折的楼台亭阁掩映在花草树木中,幽雅而宁静。靠近栏边,俯视江水缓缓东流,白鹭嬉戏翱翔。远眺对岸,城内高楼林立,大桥横跨,人来车往,城市繁荣喧哗,更显古寺的清幽。
走在幽静的碧水寺,只见园中有园,山清水碧、园林古迹勾勒出一幅天然艺术画廊。奇妙的是,细细的泉水从龟山崖壁浸润而出,滴滴答答响在耳畔,仿佛西天梵音传来。
离开碧水寺,站在东方红大桥上,回望绵延于龟山脚下、涪江之滨的越王楼、碧水寺仿古建筑群飞檐翘角,上指蓝天,下连碧波,楼台亭轩各具风姿。当年越王楼重建后,绵阳便有了新的标志性建筑,将越王楼、碧水寺街区打造为“城市地标新顶流”,绵阳人一直没停歇。
特约记者 田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