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
“体旅”融合 让山水风景“动”起来
□周韵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夏日的四川绵竹市九龙镇,群山染绿,风景如画。空中滑翔、草地滑车等优质体育项目,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追寻激情与速度。这是该镇结合区域自然禀赋优势,深入实施“体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丰富体育项目 擦亮“金字”招牌
近日,在九龙镇滑翔伞基地,一顶顶彩色滑翔伞腾空而起。成都游客曾欢穿戴好设备,在教练的带领下,御风而行,纵情山水,甚是逍遥自在。
“每到节假日,预约的游客都很多。”该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空中滑翔成为绵竹旅游新业态的一大亮点。
为擦亮“体育+”品牌名片,丰富游客体验,九龙镇配套打造了滑翔驿站、滑草场、游客接待中心、5.5公里绿道,大力发展低空和山地运动特色产业。常态化举办动力滑翔伞、伞翼滑行、航模表演、电子定向越野赛、徒步穿越、山地自行车等多类活动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在龙门山云溪谷漂流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来回穿梭,迤逦的山野风光尽收眼中。
据悉,龙门山云溪谷漂流项目是四川长度最长、落差最大的漂流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形成“漂流+山地运动+峡谷观光+避暑度假”复合型旅游项目体系,链接“九龙里”环线,联动平原滑草、峡谷滑水、空中滑翔全业态发展。
推进“体旅”融合 拓宽致富门路
九龙镇因运动而活力无限,独特美景因体育而魅力无穷,“体育+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到节假日,前来九龙滑草场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新增滑翔、攀岩、戏水等20多项娱乐项目,不断增加‘体育+’带动机制,年接待游客超过了15万人次。”滑草场总经理郑翱说,借此契机,村民们在周边摆摊售卖农产品、手工艺品,感受到了“体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红利。
漫步九龙镇棚花村,农居错落有致,村道纵横交错,美丽清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老百姓乘着“体旅”融合春风,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为促进“体旅”融合提质增效,近年来,九龙镇将体育运动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融合,打造“花棚子精品民宿区”“绵竹·花宿”“九龙山院子·花厢”等各具特色的民宿品牌;以沿山路为轴线,形成清泉村农家菜,棚花村柴火鸡,高安村、马跪村特色烧烤、铜锅,新龙集镇社区私房菜为代表的美食聚集区;积极举办“梨花节”“赏果节”“五彩油菜花节”,年吸引游客近50万人次,为“运动游”提供服务载体,发展建立一套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体育旅游体系。
九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继续发挥旅游悦人、体育留人、文化育人的特点,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生态区位等优势,形成更深、更广的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