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教育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2日 返回该版首页

重庆市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吴志琼简谈合川教育特色及发展成效

探索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

开创示范教育强区新局面

重庆市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吴志琼简谈合川教育特色及发展成效

4746x5-6.jpg

重庆市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吴志琼在全市劳动教育会上交流发言

4746x5-1.jpg

合川区获评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区

   核心提示:

  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围绕“建设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构筑区域性教育高地”目标,以“党建统领·赶考亮卷”行动为抓手,务实重行,积极探索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着力传承发展“知行合一”育人文化,打造“一校一品”教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路。

  合川区先后获评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重庆市首批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主城新城片区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等荣誉,并不断开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走进重庆市合川区,总是被深深感动。感动源于三江环绕、钓鱼古城拱卫和厚重历史文化格局孕育的包容、开放、大气、文雅、坚韧的城市个性,周敦颐、陶行知、卢作孚、张森楷等教育先贤大家,赋能合川源远流长的兴学重教之风和特色文化育人思想。

  创办有温度的学校

  为学生潜能发展奠基幸福人生

  新时代,新教育。初次见到合川区教委主任吴志琼,就觉得她年轻、精神。温婉的笑容,像春风拂面,令人顿感亲切。清晰又流畅的谈吐,令人肃然起敬。从一名师范学院学生到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从一名中学教师、校长助理、副校长到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一步步坚实迈进,不知不觉就是20多年。多年的教育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教育感悟,谈到合川的教育发展,吴志琼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她认为,作为领导或教师,在探寻教育的路上,要敢作敢为,要善做善成。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创办有温度的学校,为孩子潜能发展奠基幸福人生。

  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要全面发展,学校也应全方位发展。一所学校里,成百上千个学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喜欢科技和足球,学校应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和特长发展。学校举行球类竞赛,不是为了把所有孩子都培养成清一色的竞技人才,而是希望鼓励更多同学增强体能体质,培养敢拼敢上的团队精神,培养孩子拿得起、放得下,赢得光荣、输得体面的胸怀和气质。

  师高弟子强,强将手下无弱兵。吴志琼认为,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关键在教师的发掘和引领,关键在树立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学校就是一个培育人成全人的殿堂,用教育去成全一个人,帮助孩子达到自我成长。学校是一片沃土,给予孩子适合的教育、自我奔跑的空间,引导孩子在这片土壤里自我成长、成才,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责任担当。文,能提笔写文章;武,能脱衣上球场,挽袖下厨房,自立自强,人人有技能。

  因此,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更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教会学生总结反思,教会学生实践研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彰显特长。

  学校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奠基。“知行合一,一校一品,培养特长”,这就是合川的办学特色,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找到自己卓越的领域,师生相互成全,共同进步。

  目前,合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创新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统领,加快构建大中小幼纵向一体化发展体系,构建基础教育、应用技术教育、社会教育横向一体化发展体系,构建管办评环向一体化发展体系,推进研与训变革、教与学变革、督与评变革,努力建设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构筑区域性教育高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合川提供强力支撑。

  昔日切桃片,今日造芯片。衷心感谢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战时育才学校与赵君陶女士创办的战时儿童保育院之育人光辉照耀,目前合川拥有6所大学、11万学子的高校聚集区,推动了合川教育天天向上的喜人局面。

4746x5-4.jpg

国旗在我心中

  特色党建

  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党建。合川区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筑牢党建堡垒,推行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年级组、学科组、教研组和教学点上,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合川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亮点。

  合川区在开展“党建统领·赶考亮卷”行动中,高举“党建”旗帜,坚定教育方向。以“党建+”思维贯穿学校发展过程,抓实党建“组织、工作、管理、阵地、服务”五个规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守正创新。

  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到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激活党建活力。开展党建“1+N”引领共创行动,党建特色更加出彩亮丽。2022年,完成8所“双薄”学校党建阵地建设;合川中学等7所学校成功创建党建标杆学校,瑞山中学等5所学校成功创建党建特色亮点学校;合川中学、育才职教中心获首批重庆市首批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学校。

4746x5-5.jpg

全国读书日

  做好“队伍”建设

  培育“四心”向党人才

  新教育,新任务。合川区把“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聚焦聚力,统筹推进素质培养、知事识人、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等体系建设,扎实培育好干部、教师、学生三支队伍。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着力培育专业素养人才。合川教育系统深挖区域特色资源,打造“行知大讲堂”等学习品牌,在全系统营造“全民学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合川区挖掘陶行知思想时代价值,将学陶、师陶、研陶、践陶推向深入。以“行知大讲堂”为主阵地,开展“行知大讲堂·专家讲坛”8期,“行知大讲堂”书记、校长、干部论策14期,德育、教研、杏坛论践22场,引领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开展“微党课”“微宣讲”“微分享”等学习600余期,激发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积极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区教委制定了教育系统干部培养准则,坚持以德为先、实绩实效、优化结构、梯队培养、合理流动、人文关怀,仅2022年就优化调整领导干部190余人,全区公办学校80、90后年轻干部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干部梯队更加优化。

  在教师队伍方面,着力培养教学能手。合川区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聚焦师德立师魂,着力师训强师能,筑牢教育事业信仰力,涵养“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精神。

  合川区构建贯穿“新入职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五梯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打通教师“成长、成熟、成才、成名、成家”五阶上升通道,用好国培、市培、区培、校培四级培训项目,有效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教师在不同时期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线上线下培训教师7万余人次,国培项目受到教育部专家组高度肯定和赞扬。组建名家、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38个,充分发挥名家名师引领作用。全区培育市级教育人才300余名,2022年新增重庆市名师、骨干校长等29人,新增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各1名,重庆英才评选取得零的突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教育人才148名,补充优质教师1300余名,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在学生群体方面,着力培养“四心向党”新人。合川区秉持“全周期育人、协同化发展”的德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决心向党”,中学生“忠心向党”,小学生“红心向党”,学前幼儿“童心向党”,贯通式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整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成功培育市级德育品牌。实现思政课程全周期规划、德育阵地全覆盖建设、德育活动全方位参与。聘请一线教师、知名专家、专业培训机构、教委领导、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教育专业人士登台为广大中小学生讲解“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诗词文化等,依托刘文学、周吉可等本土资源,大力建设合川特色思政资源,常态开展线上线下德育论坛,定期举行德育沙龙,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引领学生爱国爱党情怀。

4746x5-2.jpg

劳动教育采桑叶

  发挥自身优势

  打造“一校一品”

  合川区在“党建+”工作中,推进“一校一品”,深化拓展“知行合一”育人思想。倡导学校结合本土人文资源和生源设置相应课程,不求校校成名,但求校校有特色。每个学校至少要有一个品牌,一个亮点,培育各种个性潜能人才。

  一所好学校,首先要看懂学生,成就学生。合川紧扣品质关键,抓牢“校园”第一阵地。

  合川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坚持应用技术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平时衣食住行抓起,用实际行动落实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

  走进合川城乡每一所中小学校,你会发现处处有惊喜和感动。被孩子们用铅笔屑、废弃纸箱纸板、旧布袋、黄泥巴等手工绘制创作出的小摆件、装饰画、小面塑小泥塑、科技模型等作品吸引。创意奇特、琳琅满目的精美艺术品多出自6-9岁的孩子呀!

  在久长街小学和高阳小学,书法室、各类美术室、美育展厅辉映一体,品类齐全的课程资源、便捷高效的智能课堂、AI技术实现的远程课堂互动,使学校各项课程有机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优质教育成效显著。

  龙市小学开发校本课程30余门,《葫芦丝课堂教学基础教程》等校本课程,荣获国家级奖项4个,市级奖项150余人次,2019年受邀参加香港中华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首届国际葫芦丝大汇演。

  小沔小学的“13X课堂”新生态、南滨路小学的“源真课堂”、高阳小学的“七彩教育”梦想大舞台、育才学校的“小先生”文化、久长街小学的“美之知1234”行知品质课堂等也各具特色。

  合川实验中学关注学生基础和发展潜能,并根据兴趣设计课程,适性教学,最终成就学生不一样的发展和不一样的精彩。艺体是合川实验中学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棒垒球特色学校和中国棒垒球后备人才基地,有国家一、二级运动员和金手套获得者。

  合阳中学学生科技制作《叶脉画制作》系列课程,多次获市级课程及社团成果展示一等奖;太和中学构建和达课程体系,选修课“奇妙的对联”被重庆市教委立项为市级精品课程;瑞山中学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创新型学校,当选为重庆市中学科创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4746x5-3.jpg

蒙养教育:绘本剧表演

  美术特色

  铸就全国“儿童画之乡”名片

  涞滩古镇、文峰古街、涪江大桥、悠悠渠江水……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合川乡村元素画面跃然纸上。

  走进合川每一所小学,举目可见风格鲜明的儿童画作品,孩子们的国画、版画、线描、水粉、彩笔、油画棒、拼贴等各具特色。学校依托合川自然风情、城市景观和民俗生活创作作品,从少儿的视角培育孩子们对家乡的感知美、欣赏美、展示美,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在合川南津街小学、久长街小学、高阳小学、太和小学校园,随处可见孩子们一笔一划在白色挎包、手袋、画板上有板有眼地涂鸦,呆萌漂亮的绘制,尽显童真童趣、令人喜爱。围观的成都客商情不自禁地赞叹:“中国未来的艺术家,一定在合川。”

  合川儿童画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迄今有500余件作品获国际比赛金银铜奖、1800余件作品获全国比赛金银铜奖,200余件作品被选送到法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展出。2008年,合川被原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儿童画)之乡”;2013年,“合川儿童画进校园活动”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经过七十多年发展沉淀,合川儿童画已成为合川对外宣传的“城市名片”。

  合川通过集团化办学,把全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扩大辐射,满足家长对名校的期待,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川大力推进“双减”工作,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再优化、作业管理再强化、校外培训质量再提升,做好课外延时服务,提质增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做大做强合川区行知教育品牌规模效应,给予师生更多成长机会”。合川区分管教育副区长袁晓钦表示,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恒心,希望借力更多高等教育雄厚学科实力和优质师资团队,实现中学课程课改、中高考改革与大学教育改革同频共振,促进合川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做好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加快建成基础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强区,构筑区域性教育高地,争当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排头兵。

  通讯员 姜方红 熊碟

  特约记者 黄仕明 胡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