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成果发布
签约项目64个 总金额超千亿元
本报讯(张宝林 记者 庞贵唐)6月8日至11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记者6月11日从大会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大会期间发布了《动力电池产业“全球一体化发展”共识》等10余项重要成果,签约项目64个、签约总金额1063亿元,并同步展示“电动宜宾”应用场景等,全面呈现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最新成效。
大会期间,四川、上海等长江沿线13个省(市),共同发布了“电化长江”倡议,将共同打造“电化长江”示范样本;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2023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为产业发展树立了“风向标”。
据了解,大会签约的64个项目涉及电池、储能、正极材料等领域,呈现“高”“深”“新”“绿”四大特点:项目含金量高,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签约金额占总投资近60%,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1800亿元;央地合作深化,大会举办储能发展高峰论坛,宜宾市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将围绕“源网荷储”等重点环节开展合作,积极推动多种类型储能技术发展及多元化应用示范;创新赋能强劲,宜宾市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签订6个新型研发平台合作协议,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优质项目在宜宾孵化、转化、产业化;绿色理念突出,签约项目中绿色新能源产业项目达53个。
据悉,本次大会举办论坛会议、全球企业家之夜等活动30余场次,1700余名国内外嘉宾出席,线上直播观众超2500万人次。
宜聚中科商企 绿动竹都未来
宜宾长宁为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添彩
6月8日,长宁县在竹文化生态公园举办“宜聚中科商企、绿动竹都未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商界翘楚、青年才俊汇聚一堂,共话时代机遇、共商合作大计、共谱发展新篇。
在公园一角的竹亭里,“竹”味十足的竹工艺展览精彩纷呈。技艺精湛的竹编画、栩栩如生的竹编竹荪竹笋、惟妙惟肖的竹雕大熊猫、琳琅满目的竹酒竹美食布满了整个竹亭。在展台一旁的创作区里,竹工艺大师们正聚精会神、精雕细琢,用刻刀与竹丝,一刀一丝打磨着手中的竹雕和竹编工艺品。
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晨道资本、深圳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芯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科研院所和重点储能企业的嘉宾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竹工艺展,竹雕、竹编制作过程,并与竹工艺大师们近距离交流,详细了解长宁县竹产业发展、竹资源开发利用、竹文化挖掘等情况。琳琅满目的竹产品、高超的竹工艺技艺让嘉宾们赞不绝口。
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长宁县委书记徐创军向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及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徐创军表示,长宁因竹而名,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县”和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等金字招牌,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赶超跨越的良好态势。长宁将以“主人翁”的姿态,全心全意当好“店小二”,以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政策、最实的举措,努力打造最优环境,让项目第一时间落地,携手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据了解,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以来,长宁县积极融入宜宾市“一蓝一绿”新赛道。在全市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中,凭借突出的区位、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厚重的人文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迎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绿色储能等新兴产业企业纷至沓来,总投资181亿元的29个重点项目相继成功签约落地。本次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长宁县将围绕动力电池、储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包装推介总投资380亿元的10个绿色新能源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