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市场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13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省广安市: 早春蚕茧上市 蚕农喜笑颜开

四川省广安市:

早春蚕茧上市  蚕农喜笑颜开

“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又到了蚕茧采摘和销售的时节。近日,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苏溪场镇蚕茧收购点,蚕农们陆陆续续将蚕茧送来现场销售,白花花的茧子变成了一张张票子,笑容洋溢在蚕农的脸上。

笔者现场看到,大龙镇山清村养蚕大户杜宜军和家人将运到现场的蚕茧倒进塑料筐中,直到将20多个筐子装得满满当当。“我家早春蚕养了8.5张,采摘蚕茧410余公斤,按照每公斤57块计算,可以收入23000多块钱。”杜宜军喜滋滋地说道。

搬运蚕茧、检测质量、称重装车、开票付款,收购现场繁忙而有序。“今年行情不错,蚕茧质量好,价格也比去年高出3块多。”大龙镇苏溪村10组蚕农杜宜华表示,“我争取再多养几张蚕,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67岁的杜宜华与妻子胡光碧养蚕已有40年时间,是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户。他们流转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土地26亩,加上自己家的4亩土地,成片栽植良桑30亩。“每年养蚕5季,每季养蚕8张,年销售蚕茧在10万元左右。”杜宜华坦言。不仅如此,在杜宜华和杜宜军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20余户村民也发展起了蚕桑产业,每年蚕茧产量达到6000余公斤,实现收入35万余元,让更多群众踏上了增收致富路。

据介绍,大龙镇利用山清村和苏溪村村民种桑养蚕的传统习惯,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推进桑园改造、小蚕共育室和养蚕大棚建设等工作,并引导蚕农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使桑蚕产业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陈亚军  特约记者 张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