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文旅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13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成都博物馆新展开幕 开馆仅半日,预约已近3万人

成都博物馆新展开幕

开馆仅半日,预约已近3万人

□本报记者 胡斌 文/

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的重要活动,成都博物馆重磅新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于610日开启,展期3个月,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开馆仅半日,预约已近3万人。据了解,排队者多为全家集体出游,以及刚考完的高中生和从外地专程赶到蓉城的观众,满溢的热情将成博紧紧围绕。

据了解,该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是成博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讲述文明史诗的重磅特展。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家文博机构鼎力支持,220件精品文物悉数汇聚蓉城,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90%以上,展品来源之广、数量之丰、办展水平之高,尚属成博首次。

展览国宝荟萃  耀如群星

走进展厅,热情的观众积极地与国宝级文物合照、打卡,人们循迹而行,在光影的线条中一览中华文明是如何在这些承载先民智慧的文明星芒映照下,成涧成溪,奔涌向前。

国宝级文物贾湖刻符龟甲开启展览初章,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史墙盘、晋公盘、秦二十六年铜诏版等国宝级文物续写文明的发展,共同演绎着一个民族坚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创造力。虞世南楷书大运帖页、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本、米芾行书《方圆庵记册》、黄庭坚楷书《狄梁公碑册》、赵孟頫章草书《急就章册》、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书风万千,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文明之光辉映成博,让观展市民直呼“过瘾”。

展览结尾,宋代著名词人、爱国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更是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欣赏。“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此帖为辛弃疾平“茶寇”后书,时年36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笔迹尽合法度,浑厚沉婉,方正挺拔之气透纸而出,表达着中国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时代担当。

观众热情似火  争先打卡

记者看到,高温没有阻挡观众一睹新展的决心,长龙般的队伍将成博结结实实地“包裹”起来。工作人员们来回奔走维持秩序,“建议错峰参观,新展展期有三个月咧!”志愿者满头大汗,疏导着熙攘的人群。

“我们听说成博有新展开幕,就专门前来打卡,没想到人也太多了。”排队观众表示。

“专程带小孩前来,他老师推荐的,我们也觉得很有教育意义。”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表示。

展厅结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更是微笑着说,“期待许久,看新展,很不错!”

蓉城市民携着与日俱增的观展热情,在夏日高温的陪伴下向成博簇拥而来。时值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博门口的长队是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涵的最佳“民众诠释”。

文明肇始,薪火千年,撷英集萃,粲美如斯。

中国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是中华儿女无远弗届、永不迷失的心理标记,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的永恒坐标,是光阴流转、岁月积淀的华夏民族之魂。相信市民朋友也能通过此次文明大展,再次溯源中华文明的源流,增强文化的自信与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