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1版:要闻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27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乡村振兴路上“油橄榄飘香”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乡村振兴路上“油橄榄飘香”

□鄢怀林 本报记者 魏彪

盛夏时节,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州镇白水关社区养马沟(小地名)一带的山坡上,成片橄榄林苍翠挺拔,一串串橄榄鲜果挂满枝头,承载着乡村振兴与群众致富的满满希望。

“今年的果子颗粒饱满、色泽亮丽、长势非常喜人,而且挂果率非常高!”日前,正在橄榄园区除草的种植大户杨作菊喜气洋洋地说。当前,油橄榄正处于果实膨大期,村民们正忙着除草,并修剪树上的徒长枝。杨作菊介绍:“这些枝条没有挂果,但是生长非常快,会大量消耗养分,通过剪去三分之二的徒长枝,可以让果子长得更好,也为来年的再次丰收打下基础。”

小橄榄,大产业。沙州镇从2000年发展油橄榄产业,建立政府领导、专家指导、农户管护的长效管护机制,由镇林业站人员、农技员组成油橄榄管护指导督查队,不定期对施肥、除草、长势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综合评估管护成效,对管护不到位的地块落实“1名土专家+1名专家”协同管理;与广元市林科院、青川县油橄榄技术协会等4所科研院建立长期合作,在木鱼镇建成油橄榄加工厂,利用分级冷榨、果实深加工等加工技术,研发初级压榨橄榄油、橄榄茶等10余款油橄榄产品。整合乡土人才、加工企业、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通过直播带货和企业代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采用“园区+旅游”发展模式,以幸福村油橄榄园区为核心,依托白龙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修建生产、观光便道,配套旅游观景服务设施,开发特色庭院、油橄榄小吃,打造成集油橄榄采摘、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截至目前,该镇在白水关社区、幸福村等5个村(社区)打造万亩油橄榄园区,油橄榄已成为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果”。

“等到十月份,不仅油橄榄的果子可以卖,叶子和枝干也可以带来不少的收入。”随着大面积的油橄榄进入盛果期,油橄榄的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白水关社区副主任杨继荣算了一笔账:“每亩油橄榄在管护得当的情况下,可产橄榄鲜果2000斤以上,产值达1万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观。”杨继荣说,白水关社区的油橄榄园区,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每年除草、修枝、采果季节用工量在100人以上。

“油橄榄可以说浑身都是宝。”青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油橄榄果可以压榨成橄榄油,营养价值较高,压榨完之后的残渣还可以用作肥料。其树叶可以做成油橄榄茶,由于橄榄树四季常青,树形美观,还可以制作成盆景,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青川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油橄榄的种植不仅让白龙湖两岸披上了“绿装”,还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油橄榄正逐步发挥出巨大的生态作用,真正做到了“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下一步,青川县将按照“油橄榄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加快实施品种改良和更换,整体提升油橄榄质量,强化基地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将青川油橄榄产业做成精深加工的高端名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