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创新“党建+金融”模式
“村民积分贷”奏响强村富民协奏曲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你听说了吗?农商银行最近推出了‘积分贷’,咱们可以用积分享受优惠利率。”“真的吗?那我要去银行了解一下,我去年可积了不少分!”
最近,“村民积分贷”成了四川广汉三水镇友谊村家家乐道的一件“新鲜事”。文培理是三水镇友谊村渔业养殖大户,年产值可达130余万元,生意是越做越红火,但最近资金周转问题可把他愁坏了。在得知三水农商银行推出“积分贷”后,他立即向银行申请了30余万的贷款。同时,银行根据他累计的583分为他降低了0.58%的贷款利率,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广汉近几年大力推广“积分制”,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对农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村民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做好人好事、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等行为都可以获得积分。
“‘积分贷’是三水农商银行根据村民参与“积分制”情况,按照相应规则,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村民给予一定贷款利率优惠、额度优惠以及其他优惠的激励政策。”三水镇金融副书记曾晓鸥说。“积分贷”评级授信由三水农商银行与村委会根据其家庭具体情况,共同对符合条件的村民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授信,还可直接享受“积分贷”优惠利率(目前为5%)。村民家庭积分每增加100积分,贷款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
“我一直是村里的‘积极分子’,之前参与村级事务积累了不少分,获得的积分可以在村上兑换物品,现在居然可以帮助我解决资金困境,这对我们生意人太有帮助了。”友谊村经营肉制品加工的谢丰强说。
“村民积分贷”一经推出,就受到友谊村村民的欢迎,实施当天就有5名村民获得贷款,总额达87万元。他们中,既有像谢丰强一样经营业务的个体户,也有想改善居住环境的青年。
目前,“积分制”已在广汉市120个村(社区)全域推广,14.7万户家庭建立线上“积分档案袋”,45.93万村(居)民纳入“川善治”数字治理平台,覆盖率超过74%,线上积分超过248万分。
在推广“积分制”的工作中,广汉市打破了原有治理模式,以村规民约为基本遵循,以“积分制”量化条款为管理依据,对村民群众日常行为和参与村社重要事务情况进行积分,并运用腾讯公司开发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川善治”微信小程序作为数字化工具,进行线上积分,审核后进行线上公示,并根据积分结果给予相应激励或约束,完成积分管理服务“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