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替代”助力企业发展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三零服务”受到企业好评
□彭绍秦 邱宏 侯欢 本报记者 康立维 文/图
随着清脆的合闸声,变压器传来滋滋电流声,四川亿海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能替代项目宣布正式投运。
四川亿海元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全电生产线玻璃制造业企业,企业年用电量大约6000万度,相应节约25000吨标准煤。“据了解,四川是水力发电大省,水电占全省发电量的78%左右。采用电能作为生产能源,不仅响应了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产品质量也得到很大提升。”企业电气负责人吴先生介绍,“使用电这种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煤、气生产,不仅使生产线稳定性上升,在经济效益上也让我们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谢谢你们这几个月来的大力支持和耐心帮助!如果没有你们的专业指导和上门服务,这个项目不可能这么快落地。”吴先生对此次“电能替代”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四川亿海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青白江辖区的玻璃制造业大户,过去主要采用天然气作为生产能源。为使四川亿海元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气改电”优势,青白江区行业主管部门联合为四川亿海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制定了初步的电能替代方案,多次上门进行讲解沟通,同时宣传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让企业真正了解到电能作为生产能源的优越性和环保性,并为企业最终选择电能替代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力破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利用的难点、痛点问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是我区做优做强高效优良营商环境,聚力拼经济搞建设的重要抓手。”青白江区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青白江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主动对接,深挖潜力,结合本地特色大力推广“电能替代”,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采取企业“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标准,制定详细的供电方案,安排专人进行“一站式”服务,开通电能替代绿色通道服务,用优质电能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安全、清洁的绿色动力。以电能代替为突破口,不断开创全区电力营商环境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