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县中”名校
四川省引领型一级示范高中什邡中学
四川省什邡中学始建于1743年(乾隆八年),1927年改办新学。1994年创建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创建成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3年确认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23年被四川省教厅确认为四川省引领型一级示范高中。
近年来,什邡中学聚焦六个着力点建设“头雁计划”示范引领学校,同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质量建设,秉承“培德开智、立学笃行”校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握高考综合改革契机,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影响力,跻身国内有影响、全省领航的重点中学行列,创建成为理念新、有特色、高质量的名优学校。
着力对标成都名校
促学校全面提质升级
抢抓机遇,在县域高中振兴中大有作为;成德同城化,与成都名校对接,对标成都石室中学;积极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谋求“弯道超车”;借助德阳市“头雁计划”示范引领学校、四川省领航学校创建,力求在学校文化厚植、学校治理、课程体系构建、智慧校园建设、师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跃上新台阶,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2021年,什邡中学与成都石室中学签约共建,2023年2月,学校正式申报创建德阳市“头雁计划”示范引领学校的同时,接受四川省一级示范学校动态监测。
着力建设人才队伍
促学校师资水平提升
加强师德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个体道德修养与群体师德建设有机结合,通过例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师德师风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远大的职业理想。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开阔教师视野,培养全球意识,帮助教师确立为素质而教、为创新而教、为终生学习而教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以能力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有差异地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完善师德考核制度,逐步实现师德建设由规范约束型向理想信念引导型过渡,提升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通过国家、省、市、校四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开展人人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组织校内教师提高型培训班,健全名师导师制度,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实验等方式和途径进行的研究型校本培训的机制,培养造就更多的研究型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教师培训,有计划地培养造就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快教师知识更新的周期,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抓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加强与名校合作共建,搭建教师成长高层次平台。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统筹规划、设计和管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高效课堂”让每个学科组骨干教师走上专家讲坛,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与成都石室中学、北京东直门中学合作共建,搭建教师与干部队伍成长平台,具体包含“管理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养”三大领域,通过开展“线上行政会”“跟岗学习”“石室祥云网校互动教研”“教师沙龙”等活动深入交流,高质量落实共建协议。
建立“走出去,请进来”的长期赋能提升制度。学校分批次安排管理团队、班主任、骨干教师到名校深入校园进行考察学习,从名校邀请教育专家、管理能手、一线名师到学校开展现场讲座、专题报告、新高考教学管理指导。
莘莘学子,从什邡中学扬帆远航
着力落实“立德树人”
促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构建“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生命教育德育体系。2021年11月,什邡中学被四川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授予“四川省青少年生命教育计划”试点学校,是德阳市唯一一所高中试点学校。通过关注生命成长,从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的视角逐渐构建什邡中学德育新体系。构筑体验式德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知晓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态,指导学生开展生涯规划。
创新育人模式,为高校输送更多优质生源。学校建立了“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机制,基地班采取2.5+3.5教学模式,由什邡中学进行系统化培养。计划做好初中有竞赛天赋学生的提前选拔工作,开设学校竞赛类、强基类课程,实施“导师制”,精心培养。
艺体特色助推学校教育多样化发展。发展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成绩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创新阳光大课间模式,大力开展群众体育,强健师生体魄。以特长促特色,开设高考体育班,聘请优秀有经验的专业教练和文化课教师,力争3年内学生本科双上线率达100%,重本率达70%。营造艺术氛围,打造艺术场所,力争2年内完成美术馆打造,建更专业的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美术画室、电影工作室、校园电视台。
自主探索
着力探索教育改革
促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探索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坚定走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校长负责制育人之路。分层教学充分考量了学情,教育教学及管理更具针对性,目标落实更精准:基地班重在培养清华、北大苗子学生及向“985”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秋招班重在培养“211”高校及一本高校学生,实验班重在提升一本上线率,平行班重在提升本科上线率。一个年级设两个部,实行分校负责制,让更多的人去探索更好的路,不同分校之间既良性竞争,又相互交流。学校不定期研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精准推进,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邀请成都石室中学优秀教师到校上示范课,促进学校教师转变观念,找寻课堂教学新样态。举办校内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学献课活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举办“三新”背景下高效课堂讲坛,各教研组推选代表,形成机制,轮流进行。通过评选课程标准研读文章、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组内教师观摩课、石室中学优秀教师示范课、推门听课、专家讲座等路径,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着力完善激励机制
促教师幸福感获得
什邡中学全力打造“比实绩、比奉献、比教学技能、比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以实现“头雁计划”创建目标,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什邡中学教师素质达成目标》,规范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深化全员聘任制改革,因岗设职,依能用人。实行评、聘分离,以及末位淘汰制,形成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提高促进教师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外部动力。
精神激励。增强四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评职晋级;二是评优选模;三是团队荣誉;四是情感关怀。
物质激励。完善和优化绩效考核方案,在绩效分配时,更加注重业绩,整体倾向教学一线。坚持按工作量发放课时津贴,奖勤罚懒;加大绩效分配奖励力度,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教师出书、办讲座给予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和增强教师“名师意识”。
着力保障物资投入
促学校育人环境优化
制度保障。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促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如涉及教师方面的“人事管理”与“劳动纪律”条例、教师常规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工作职责,涉及学生方面的落实“以德育为首位”的措施、校园管理处罚条例、校园十佳之星评选方案等,涉及教学方面的集体教研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教师教学绩效考核方案等。
资金和设施保障。学校投资4200万元的学校扩建工程,2023年6月竣工。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中心机房改造,尝试机房上云解决方案;数字广播应用,对现有模拟广播系统进行改造;AI人脸技术将从单一的门禁应用拓展至校园人脸消费、图书馆人脸借阅、结合校园监控的校园行动轨迹追溯等更多场景,无感知提升学生在校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针对高考改革,逐步上线新高考系统;“智慧校园”平台打造,整合校园各个业务系统,统一数据入口,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教师提供精准画像;打造“互联网+教育”大数据基础平台,以平台融合应用引领智慧教育发展。
怀着成为“四川省名优县域高中”的发展愿景,什邡中学以创新型中学为发展定位,力争经过3至5年将学校建成理念先进、文化厚重、特色鲜明、勇于创新、质量显著的省一流现代化县域高中;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力结构合理,教育理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培养有思想、明是非、知礼仪,有胸怀、有担当、有家国情怀,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什邡中学借助“头雁计划”引领示范的创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学校的创新发展,努力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德阳教育树立一面旗帜。 吴品富
篮球场
校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