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作家向镇村干部 赠书
向再建工程捐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好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重庆市江津区作家协会10名骨干作家于7月8日走进江津区广兴镇开展采风活动,收集创作素材,同时开展赠书和捐款活动。
作家们来到广兴镇枳壳生产重点村沿河村,参观了大岩沟“枳壳农家小院”和位于荒田塆的“枳壳广化广场”等。当作家们看到成片成林的即将采果的枳壳树、被誉为“百年枳树”的枳壳“树王”以及规范的枳壳切片烘烤车间时,大家非常高兴,纷纷采访当地果农,向果农咨询相关情况,进行创作素材收集。
当天下午,作家们参观了广兴场时代老街的改造、“广兴历史文化陈列馆”以及在建的广兴场綦江人行桥建设工地。流过广兴场下场口的綦江河将广兴场集镇与沿河村分隔开来,一百多年来沿河村百姓做梦都盼望着能修一座连接广兴场集镇的綦江桥梁,广兴镇党委政府已经于今年上半年开始了广兴场綦江河桥梁的建设工作,预计今年10月将投入使用。
在召开的作家座谈会上,广兴镇党委宣传委员刘伟向与会作家介绍了广兴镇的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江津区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邓玉霞就如何挖掘枳壳中药文化提出了建议,著名巴渝文史作家、江津区作协主席庞国翔对广兴场历史渊源作了简介。作家刁平、施迎合、罗安会、邓玉霞、庞国翔向沿河村和镇机关赠送了《桃子沟》《淡心坊主人日记》《四面雅吟》《红色掌柜》《文物古迹——时光缝隙中流泻出的故事》五部共90册书籍,这些书籍的作者都是江津本土作家。10位作家还向广兴场綦江大桥的建设捐出稿费共5000元。据悉,这是该桥建设开工以来广兴镇收到的第一笔捐款。作家王昌宁表示,这笔捐款虽不多,却代表了江津作家对山村建设的关心和关注。
通讯员 庞国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