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向美而行 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
核心提示:
新时代、新教育。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在党支部书记、校长青松的带领下,凝心聚力,跨上智慧教育快车道。学校围绕“六年启行·美好相生”的办学理念、“相生附小·对话世界”的育人目标,以“美好时光”为课程定位,形成以文德、艺美、劳动、健体、数理为五大体系的“美好时光”课程矩阵。借力合川教育发展新契机,融合数字教育新概念,助力学校纵深发展,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成效显著。
悠悠三江水,养育合川人。巍巍钓鱼城,铸就合川魂。在合川这片教育沃土上,快速崛起的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静静芬芳,天天向上。她见证了合川区教育事业发展足迹,也承担了新时代教育改革探索和创新发展的先锋角色。
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领导为班级歌唱比赛获奖学生颁奖
党建统领
赋能学校有序发展
新时代,新党建。学校在“党建统领·赶考亮卷”行动中,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双培”工作。一是年轻党员教师成长迅速,成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二是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成为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
开展“不忘初心 跟党走”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同志在党旗下重温掷地有声的入党誓词,时刻警醒同志们砥砺前行,为党育人。
学校依托党建数字平台,将“党建+”思维贯穿学校发展始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骨干引领等举措,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推动党建与日常教学、校园文化、科技育人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
科研创新
提升教学水平
培优创新,师资是关键。学校狠抓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在提高备课质量上狠下功夫。结合“双减”要求,强化教研组力量,实行“个人初备——集体备——个性备”三级备课制度,精准把握目标,依托“问题导向”,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教研组每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两大板块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激活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学校坚持开展“三课”“两讲座”“一评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三课”:即“新教师见面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2022年开展“三课”共计50余节。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讲座,开展第三届中青年教师比赛课,聘请区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团队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两讲座”:组织语文教师学习重庆市教科院张咏梅专家讲座,组织数学教师学习重庆市数学专家讲座。
学校党支部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以领雁领航、师徒结对等举措,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川渝两地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交流
“520”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教育,新特色。关爱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的心灵守护者,是学校“520”育人特色。
“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要自卑,其实,你走路走得快,唱歌声音洪亮,也是特长。今后在体育运动和音乐方面定有建树……”这是学校张梦凌老师在520心理咨询室为六年级一班学生胡琪的开导。
学校以“教育之道,唯爱与榜样”为理念建构教师文化。学校针对三年疫情防控隔离,给部分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造成的自闭自卑、“不合群”等现象,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关爱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的心灵守护者。
学校采取“5+2”工作机制:五个正常工作日加周末休息日。结合心理辅导工作,逐步形成“520”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张明珗、李娉婷、熊婧雪、石艳、唐爽等老师面对心理压抑学生,总是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成功挽救多名心理偏激学生回归正常,成为学生和家长最熟悉、最尊敬的老师。
教师真诚面对每一个问题学生,耐心开展心理辅导安慰工作。近年来,成功心理疏导学生、老师共计100余人次,外出咨询30余人次;团体哀伤辅导2次;各级各类讲座20余场。在全体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校园氛围轻松、愉悦,处处充满欢乐笑声。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特色做法,作为合川区优秀工作经验案例推荐。
“美好时光”课程
让每一个孩子发展特长
“我会煮番茄鸡蛋面啦,酱红的面汤,酸香爽口,爸爸吃得汗流满面,妈妈吃得面汤都不剩。在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里,我会参加舞蹈、阅读、劳动等社团活动,放学回家帮妈妈做家务,学会了煮饭、煮面条、切水果拼盘等烹调手艺。”该校三年级杜玮玮同学谈起自己的课余生活,很是开心。
近年来,学校按照“基础+特色”思路,建立起“作业辅导+艺体科社团活动”的课后服务内容框架,开设多个精品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声悦读”活动,邀请校级领导开展送国庆祝福、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英语诵读等十八期朗读活动,让听众在优美的声音中感受经典魅力,目睹进修校附小大家庭风采。
做好课后服务课程设置、教师聘请等相关工作,学校开设了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拉丁舞、街舞、现代舞、民族舞、跆拳道、武术、国际跳棋、围棋、彩泥塑、装饰画、线描、少儿歌唱、尤克里里、科技制作等50余门艺体特长社团课辅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征文、乒乓球、足球、现场绘画和第三届学生科技制作等比赛,获奖人次和等级不断提升。
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第五届“树人杯阅读之星”个人展示活动,获“优秀组织奖”。张璨、甘晓玲等31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陈艺菲同学获个人展示优胜奖。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第七届“自然笔记”大赛,获“领头羊”组织奖,罗春、林小路、张璨获指导教师奖。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素养大赛复赛130多人次获奖,18人次参加决赛。
开展学生口算速算比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开展书法比赛,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发展,获得终身有益、走向未来的真实能力。
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青松带领教职工参与主题教育
智慧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发现学习兴趣
学校以“做时间的主人”为理念树立学生文化。把课后服务与“五项管理”结合起来,实施精准教育。该校办公室主任唐小燕向笔者介绍,学校依托智慧手段分层、靶向精准教学。
一是借助大数据赋能精准教学,摸清学情,优化作业内容。学校通过整合学科知识、融合生活实践,设计了劳动、社会实践、亲子阅读、健身锻炼等主题化、系列化、趣味化的“个性作业”,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带动了“双减”背景下学校育人模式育人成效,让每一位孩子释放个性、发现学习兴趣,全面均衡发展。
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各学科作业设计比赛,教师们的作业设计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双减”工作作为优秀案例在重庆报道,2022年4月,合川区小学课后服务现场会在本校召开,得到区教委领导及同行的高度肯定。5月下旬重庆市人大到学校调研“双减”工作,学校的做法和效果得到领导和专家的好评。10月重庆市杨国均体育教研工作坊、合川区杨国均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在学校召开,王小芹上示范课,得到同行一致好评。
二是深入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学校已与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庆合初级中学、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中心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教师资源、教育管理、考试命题等方面共建教学资源库,实现教育信息共享;在基础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中小学、幼儿园跨校际跨省域合作机制,开展干部互派、师生互访、学术交流等活动;目前已多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
立足合川,面向未来。努力建设成为合川教育创新先行校、重庆科技教育示范校。我们坚信,在全体附小人的努力下,终身学习从这里开始,劳动育人从这里开始,科技创新从这里开始,能说会写从这里开始,美好少年、美好人生从这里开始。
通讯员 唐小燕 唐爽 特约记者 黄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