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教育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14日 返回该版首页

以人为本 探索多元化育人新路

以人为本  探索多元化育人新路

青松

做学生成长的护航人

“让宁静的校园沸腾起来!”为此,我校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力量,以“1+”模式,改革课堂,丰富课程,创意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共享童年之乐、生活之乐、学习之乐。

一方面,借助智慧教育云平台,促进课堂生成,提高教学质量。“大数据”驱动让教学“活”起来,也让作业“大变身”。以“三三模式”优化作业设计,将大量的书写作业变成情境化、趣味性强的作业,既做到形式立体化,更拆解学习难点,分层设计优质高效的“靶向作业”,绘制学生学情的“动态画像”。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构建美好时光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形成“双美”课后服务体系,开设劳动、体育、阅读、科技、书法、美艺等项目式品牌课程,创新评价体系,以“1+X”成长评价体系,看见时光里的孩子,看见成长中的孩子。

根据校情实际,构建了“共育至美”三位一体家校合作体系,实行学校评价、家长评价、自主评价等三维评价方式,以亲子活动、社区实践、家校合育等举措,实现家校共频共育,合力护童成长。

做教师发展的引领者

凡育人者,必先育己。我校重视教师成长,强化队伍建设,以“33”路径强壮教师队伍之“干”,形成枝繁叶茂之“态”,进而催生“木林森”的生态之“美”。

其中,“33”路径内外兼修,“3研”提素质,以“微专题研究+主题教研+小课题研究”三举措夯实教研工作,以研促教从而实现大变化、大成长;“3法”促优化,通过党员引领、领雁领航、师徒结对等方式帮助年轻教师蜕变成长;“3合”强辐射,学校多次与社区携手,选派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开展“双减之后,家庭责任不能‘滞后’”“双减,我们一起行动”等宣讲活动,不断扩大“家校”共育、“校社”共育、“圈群”共育同心圆。

以沙龙、主题阅读、研学、结队等团建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爱和榜样”的力量,在孩子的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我的豁达与乐观影响着师生们,每个清晨,学校领导总会以爽朗的笑声迎接师生,开启新的一天。校园在大家的身影中渐渐活跃,渐渐沸腾,以蓬勃之势,奔赴未来。

我校围绕“六年启行 美好相生”的办学理念,以“根深附小对话世界”的育人目标,构建“美好时光”课程体系,从以下五个方面,探索多元化育人新路。

        一、结合校情,编写德育校本新教材

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就是关爱生命;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开发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研究教法要注重研究学法,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促教。

新时代,新教材。带领党员教师编著德育校本教材《小葵向阳记》,明确学校德育教育思路,致力学生养成教育,推进“一校一品”工作。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我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管理标兵”,被重庆市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会选举为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心存感激,唯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以德育人,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新时代,新教育。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承担着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发展小学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从生活细节入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德育总体目标,在“六年启行·美好相生”办学理念指引下、“美好时光”课程定位下,在“唯爱与榜样”教师文化、“做时间的主人”学生文化、“教育是慢与漫的艺术”家长文化的教育网络下,逐步形成了“美好相生·向美而行”的德育工作体系。

通过“传统课程+延时服务课程”的巧妙搭配,“常规活动+特色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师+家长+学生”的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分阶段展开德育浸润。低年级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内涵发展为阶段目标;中年级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高年级以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认同感为目标。我校致力在教育中呵护孩子的童心,让教育回归孩子的本真。通过唤醒孩子梦想的种子,守护他们不断丰满的羽翼,去点亮美好的童年,从而实现“美好相生·向美而行”的德育工作目标。学校少先队获得“重庆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

       三、教研活动,推进课堂增效

学校紧跟时代要求,重点抓好“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增效提质促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管理,夯实常规促发展。一是修订制度,落实考核。根据新时代教育评价及“双减”工作要求,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经梳理整理后交由39位代表于教代会上讨论、决定,并将讨论结果在教师大会上进行通报,真正做到依法治教、民主管理;二是强化管理,落实评价。牵头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六查”巡课制度,天天考核,周周公示,及时评价。

(二)课堂增效,多元提质,全面落实“双减”。一是狠抓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坚持开展课堂增效,多元提质,全面落实“双减”一是狠抓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坚持开展“三课”“两讲座”“一评选”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积极性。“三课”:即“新教师见面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本学年开展“三课”共计50余节。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讲座,开展第三届中青年教师比赛课,聘请区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团队水平得到提升。“两讲座”:组织语文教师学习重庆市教科院张咏梅专家讲座;组织数学教师学习重庆市数学专家讲座。

(三)牵头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时效性。着力在提高备课质量上狠下功夫。结合“双减”要求,强化教研组力量,实行“个人初备——集体备——个性备”三级备课制度,精准把握目标,依托“问题导向”,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各教研组每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两大板块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均按照要求上交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四、因材施教,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新教育,新探索。在教育教学上,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标准,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制定保教目标、教学计划。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教师在活动中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兴趣。幼小衔接一直是我校十分注重的方面,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观念、卫生、行为习惯、怎样和同学进行沟通等方面,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适应小学的生活。

在合川区教委关于2021-2022学年公办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项目评价中,以第一组第四名的成绩收获A+等次;在重庆市第二届青少年生物多样性探究大赛,幼儿园组生态环境教育绘本剧荣获特等奖;在重庆市第一届幼儿体育大会,幼儿足球活动和体操活动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个人也积极参与各项区级、市级比赛,在区技能比赛、区书画比赛、市级区级论文比赛中收获20余项奖项。领导构建美好时光课程体系,主持编著了《时光系列》校本教材。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结合学校“五项管理”工作优化作业设计,要求任课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设置多元化的作业内容,将作业的主动选择权交给孩子们。

以陶行知先生 “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精准定位,把体育文化结合“双减政策”,构建特色课程,为学生开设了丰富而具有特色的“菜单式”特色课程30余项,受到区领导的高度赞扬。校园集体舞、羽毛球、编程等多次获奖,啦啦操获全国一等奖。学校还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网球示范学校、全国活力学校等荣誉称号。

      五、家校共育,让每一个孩子成才

新教育,新举措。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大工程,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都共同肩负着广大少年儿童成人成才的责任。六年来,我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立足点,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全校各班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同时成立了校级家长委员会,建立起了完善的家委会制度,拟定家校共育实施计划,开展了以家校共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等,通过加强家校联系,协调家校关系,融洽师生感情,形成强力教育合力,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作者系重庆市合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