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
文旅融合增添发展新动力
□杜文龙 本报记者 蒋永飞 文/图
“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而且还有很多文艺节目和灯光秀,通江人又多了一个好玩的、好耍的地方。”近日,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高明湖湿地公园首届盛夏啤酒季——“冰爽通江·嗨啤狂欢季”活动现场,游客彭小玲对啤酒季活动赞不绝口。
近年来,通江县坚持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不动摇,以“资源转化、景区赋能、三产融合”为路径,持续点亮红色、擦亮绿色、凸显特色,推动单一旅游向农旅、工旅、产旅跨界融合转变,成功创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入选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
创新载体 让红色旅游“火”起来
日前,通江县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2023战地烽火铁血军事夏令营正式开营,首批54名学生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周的爱国主义主题研学、红色军事夏令营活动。
“看到了真正的大炮、坦克,我感觉很激动、充满了期望。”战地烽火第一批红色军事夏令营活动参训学员马国远说。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近年来,通江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了一批可读、可听、可看、可体验的红色文化产品、产业和阵地,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重温激情岁月、接受红色教育的“体验地”,成为军事器械体验、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实景演出 让文旅融合“动”起来
音乐声起,鼓点清脆,动人心弦;舞台变幻,灯光流转,璀璨非凡。连日来,通江县高明湖湿地公园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银耳传奇》正在常态化上演。
《银耳传奇》以青冈和银耳仙子的爱情故事开场,通过现代数字科技手段将音乐、喷泉、灯光、水雾完美融合,“活化”通江银耳传说,现场观众可通过“祭山神”“天地育”“天珍出”“天下通”四大主题篇章,穿越时空,感受通江银耳的历史文化魅力。
今年以来,通江县抢抓夏日餐饮、旅游、暑期旺季,不断丰富“夜”态,重点打造了大型5D行浸式实景演出《银耳传奇》夜间消费产品,精心举办了“端午游园会”“冰爽通江·嗨啤狂欢季”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集视觉、听觉、味觉为一体的饕餮盛宴。
“未来,我们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扩大规模,努力将啤酒季打造成通江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名片和文化交流的品牌盛会。”通江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雨表示。
避暑胜地 让八方游客“爽”起来
进入夏季,通江县诺水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行走在五彩斑斓的溶洞之中,感受眼前光影交错的大千世界,不经发出阵阵称赞。
诺水河溶洞景区境内秀水中流、奇泉遍地,关隘、峡谷、飞瀑、溶洞比比皆是,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主要特色。游客们走进溶洞群,观赏奇洞瑰石,纵享夏日清凉。
“洞中的景色真可谓是别有洞天,给我的感受就是层次特别分明,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在灯光的照射下,色彩绮丽、晶莹夺目,太漂亮了,真是不虚此行。”游客程彬琳激动不已。
厚重“红色”与生态“绿色”,正是通江最靓丽的底色,也是通江最为突出的核心资源。近年来,通江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节事举办、强化宣传营销等举措,打造“度假胜地 红色通江”文旅品牌,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文化赋能、以业态创新、以市场引领,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等“国”“省”字号旅游品牌24个,通过全域旅游提供就业岗位5.7万余个,年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