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2版:新供销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19日 返回该版首页

浙江临海市供销社: 打造工坊直营店 壮大乡村“共富圈”

浙江临海市供销社:

打造工坊直营店 壮大乡村“共富圈”

“天上琼浆玉露,地上杨梅甜鲜。今天带大家感受我们临海的东魁杨梅,颗颗都是又大又饱满,当天采摘当天发货,快递到手就像刚从枝头摘下一样新鲜……”眼下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浙江省临海市共富工坊直营店的“红管家”们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以来,浙江省临海市供销合作社迭代党建引领“共富工坊”2.0版,统筹全市产业党建联建、基层社、农合联、涉农“共富工坊”等资源优势,以“工坊+供销”模式,打造工坊直营店,通过有效对接企业、农村两端供需,切实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临海市供销合作社建成工坊直营店5家,预计今年可带动1200余农户致富,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布路铺路引路

优化末端供应“选品池”

全链协同,提高供应链韧性。临海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成立临海市田蜜供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探索搭建“供销优选”农产品供应链平台,挖掘本地涉农共富工坊有规模、有特色、有意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优质产品入驻,与208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选浙人蜂蜜、宏野烤虾等产品百余种,实现农产品从优地优品到优质优价。

全程闭环,补齐品质链短板。为保障产品质量,临海市供销社聚合10余个职能部门力量,组建“红管家”品控团队,建立严格品控体系,配套供应商管理、验收检测、加工巡检、配送质量四大模块,从生产源头、加工过程、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全程把关,如联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茶叶生产全产业链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把茶叶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以全程标准化指标体系保障品控体系高效运行。

全域提速,畅通物流链末端。构建“田头到餐桌”直供模式,依托“供富大篷车”日用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物流服务网络,畅通农产品专线“及时达”绿色通道,通过点对点现收现结、统购统销,先后设立大篷车服务站15个,落实大篷车8辆,开通服务线路3条,服务路程公里数2.3万公里,以最低成本、最少环节推动物流配送全链条优化。

赋能提能聚能

提升品牌形象“附加值”

为集聚品牌流量,临海市供销社优化直营店区位布局,将店址选在景区、闹市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根据农副产品、非遗文化、农耕文化等不同营销内容,配套供应链金融搭载微商城、e购贷、易记账、易开单“1个核心+4大场景”金融特色“B2B”商圈功能,依托大数据开展订单分析,精准了解畅销单品及采购需求,切实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在塑造品牌形象上,通过建立共富工坊品牌共享“1+N”机制,开展品牌包装全方位从零到整宣传,探索使用“田蜜供销”品牌包装形象,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切实提高农产品辨识度、市场知名度及产品附加值,激发“旅游+农产品”发展潜能。

为切实带动品牌推广,扩大品牌效应,临海市供销社启动了“共富合伙人”计划,推动创业人才、带富能手、电商主播等对接涉农工坊辖区优质农产品,如构建“培训+孵化+创业”联动人才培养孵化模式,党员主播与涉农工坊有意愿的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先后开设培训10余次,培育、输送本土主播21名,开设农户抖音账号40余个,切实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村增收空间。

补链强链扩链

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

“直营店+助农程序”双营销,畅通销售渠道。在建设工坊直营店的同时,临海市供销社还上线了“田蜜供销”助农小程序,同步整合大篷车、邮政、顺丰等物流配送体系,针对顾客不同空间区域,提供到店自提、同城配送、异地物流等“7×24”全天候服务。其中,临海市府城工坊直营店开设“临时提货点”,借助小程序团购预售、限时秒杀等活动吸引顾客到店,带动直营店其他关联销售,共发放优惠券1806张,带动线上线下成交订单3000余单,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切实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直营店+共富集市”双带动,延长消费曲线。利用不同时节特色优势,探索节点消费,如“五一”、端午等节庆期间在5A级景区紫阳街核心街区、上江百花园景区等地,集中设置香瓜、蓝莓、杨梅等“共富集市”10场,提供公共摊位103个,客流量超8万人次,促成交易订单2038笔,销售额超40万元,带动摆摊农户人均增收超3000元。

“直营店+直播电商”双引流,拓展云端市场。创新直播带货模式,开展场景式直播,如依托该市“兴农联播”党员直播中心旗下“大田公社甄选”“台州银行惠生活”等平台,联合国内各地网红大咖开展工坊辖区农产品宣传,发布杨梅、蓝莓、茶叶等短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总量超150万次,点赞量48万;开设直播50余场,销售额超150万元。

叶露